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净名文库
免责声明
净名文库
搜索
查看“识浪”的源代码
←
识浪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释义== <onlyinclude>识浪,佛教术语,梵文待查,{<s>什么是</s>}识浪{<s>?这个</s>}【的】识,按照识的八分法就是前六识,按照识的三分法就是意识,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是显现与分别,分别就是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误以为心外的毛的{<s>这个</s>}误以为,{<s>这个</s>}错误认识{<s>。</s>}【,】意识就是这个分别的功能{<s>。</s>}【,】《楞伽经》把阿赖耶识比喻成大海,把意识比喻成海浪。<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31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s>《楞伽经》中比喻众生的心,从如同洪水般的阿赖耶识,生起了转识的波浪,这个比喻是识的二分法,把识分为藏识和转识,二分法的藏识对应八分法的阿赖耶识,二分法的转识对应八分法的前七识。</s>} “心”是阿赖耶识,把阿赖耶识比喻为海,故说“心海”。“境界”{<s>,梵文是viṣaya,就</s>}是外境,就是凡夫以为心外存在的事务。把外镜比喻为风,故说“境界风”。“识”{<s>,</s>}就是转识。把转识比喻为波浪,故说“识浪”。这就是藏识海,境界风,转识浪;这就是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这就是用境界的风,吹藏识的海,起转识的浪。{<s>是说前七识就像是藏识洪水所起的波浪,波浪就是洪水。</s>}<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67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s>为什么要把藏识比喻成海?把转识比喻为浪?</s>}【把藏识比喻成海、把转识比喻为浪的】第一个原因,浪就是海,浪不在海之外。因此,转识就是藏识,转识只是藏识种子现行时的功能,不是在藏识之外有转识;第二个原因,把转识比喻成浪,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海浪腾升起来的浪花,有时看起来像鱼,有时看起来像马,有时看起来像龙。凡夫就把浪花展现出的似鱼、似马、似龙的形象,误以为真的有鱼、有马、有龙。凡夫执海浪似相,为真有事物,就如同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误执为心外的毛一样,毛根本不存在。执海浪“似相”为有事物,这个事物也是根本不存在。{<s>这就是把藏识比喻为海,把转识比喻为浪的第二个原因。</s>}<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68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所谓“灭识浪”,就是坚决地对ābhāsa的显现不起{<s>这个</s>}分别,以至于最后没有ābhāsa的显现,就更不可能生起分别,这就是“灭识浪”。除翳病、灭识浪,这就是初地到七地的菩萨的修行,能做这样的修行,就不可能再堕入外道修行的所依了。<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31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onlyinclude> ==注释== <references/> <noinclude> [[Category:识浪]] [[Category:楞伽经导读词汇]] </noinclude>
返回至“
识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