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兔角”的源代码
←
兔角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释义== <onlyinclude>兔角,佛教术语,梵文śaśaviṣāṇa,字面意思指兔子的犄角,比喻凡夫比度观待的推理名言所指完全不存在,是错觉里的凡夫的虚妄分别上的再一次虚妄分别,是虚妄分别的平方。在佛法中,兔和兔角经常用来比喻“法与非法”的差别。兔与兔角是凡夫现量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与凡夫比度观待的推理名言,两者落入法与非法的差别范畴。 凡夫现量感知到了兔子,又感知到了牛这样有犄角的动物之后,就比度观待有犄角的牛,而推测兔子似乎也可以有犄角。虽然至今还没有人见过兔子的犄角,可凡夫安立了一个名言——兔角。兔角只是个名言,兔这个法毕竟凡夫还可以现量感知,而兔角在凡夫境界无体、非实,所以兔角是非法。兔是凡夫错觉上误以为的有,是虚妄分别,兔角就是错觉里的凡夫的虚妄分别上的再一次虚妄分别,是虚妄分别的平方。 法与非法是一对相待的名言,也就是没有兔,就不可能有兔角的名言。兔角这个非法比兔子这个法更荒谬,这是显而易见的。佛法认为法不真实,非法更不真实,更远离真实。非法是增益上的增益,虚妄中的虚妄。佛陀亲证的真实性,既不在法里,也不在非法里。佛陀证悟的真实性是彻底地远离自相与共相二边,彻底地泯灭法与非法二边而显现的,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舍法是要舍法与非法这两种法,这是佛教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佛法区别于哲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onlyinclude> <noinclude> [[Category:兔角]] [[Category:楞伽经导读词汇]] </noinclude>
返回至“
兔角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