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境不离识”的源代码
←
境不离识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释义== <onlyinclude> 境不离识,佛教术语,梵文待查,属于相似佛法,{<s>就是</s>}认为凡夫心外境界是存在的,只不过{<s>这</s>}心外境界离不开心识,{<s>。</s>}认为心外境界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出来的,认为心识能够生出心外的万事万物。这就不是“一切法不生”,这就是宣说相似佛法,甚至是堕入外道见。 境不离识虽然是讲相似佛法{<s>不是讲真实佛法</s>},但还有些许学术含量。更有人,把唯识理解为外境一定存在,只是心识与外境相比较,心识比外境更重要,因此,不要执著于外境,认为这就是佛说的唯识。这样理解的话,就有些弱智了,可是偏偏这种最弱智的理解,却是当今时代最流行的对唯识的理解。因为这种最弱智的理解,最与凡夫的无明相应。 唯识,就是只有心识,没有外境,唯识无境;唯识,就是只有虚妄分别,没有分别的心外境界,这就是“一切法不生”。理解不理解“一切法不生”,接受不接受“一切法不生”,是鉴别一个人是否是真正认同了大乘佛法根本见地的标准,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正跨入了大乘佛法门径的判据。<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79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onlyinclude> ==注释== <references/> <noinclude> [[Category:境不离识]] [[Category:楞伽经导读词汇]] </noinclude>
返回至“
境不离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