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真实性”的源代码
←
真实性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真实性,净名精舍术语,梵文tattva,指佛陀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 三时教法表达为真如、圆成实自性、如来藏心、不空如来藏、法性等,指圣者心的行处;二时教法中多表达为“实相”,系无为法,属于横向教理体系中“补损减”的部分。 一、安立名言“真实性”的必要性 殊于“真实”而安立名言“真实性”是为将三时教法中佛陀证悟的真如与唯圣者能见的一分真实——阿赖耶识区分开,表示真如的“真实性”与表示阿赖耶识的“真实”于“三自性”中分属圆成实自性和依他起自性,因表达的法义不同,若都称为“真实”容易造成混淆。 三时教法中安立佛陀证悟的一分“真实”——阿赖耶识,目的是破增益,通过讲“唯识无境”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安立“真实性”——真如,目的是补损减,直陈佛陀证悟的真正真实性。 二、阿赖耶识是真实 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的一分真实。这一点是由佛陀三时教法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的这个特点所决定的。阿赖耶识是圣者才能见,阿赖耶识不是凡夫以为的凡夫心,是圣者才能见的凡夫心。但是注意,说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的一分真实,说的是真实,没有说是真实性。这里的真实和真实性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我们说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的一分真实,也仅仅就是从圣者能见的这个角度说。<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23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再比如有些学者讲唯识,说佛陀要告诉我们,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就是佛陀证悟的真实性。其实,我们说阿赖耶识是真实—注意我没有说真实性,也仅仅是从圣者才能见的角度说它是真实,但是阿赖耶识中的那些积淀的种子,其实全都是凡夫误以为心外有物的错误认识所熏习的。由这些错误认识熏习的种子而成就的阿赖耶识,怎么能说阿赖耶识就是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呢?这些虚妄分别成就的藏识是在后面的修行过程当中要被转掉的,它绝不是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是真如,是如如,不是阿赖耶识。<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18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三、圣者证悟的真实性 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注意这里是真实性,不是真实。这个真实性就起名叫“真如”。因此八地以上的菩萨修行就是亲证真如,《楞伽经》里叫攀缘真如。<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23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真如,虽然在二时教法的经典里,有这个名言出现,但是没有做表诠解读。表诠就是直接陈述,就是正面肯定的解释。与表诠相对的是遮诠,遮诠就是间接陈述,就是不以肯定形式,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做解释。比如《心经》里的一段经文:“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遮诠。二时教法里其实也讲佛陀证悟的真实性,但限于二时教法是立足于凡夫境界说法,对圣者证悟的真实性,不能直陈、表诠,只能遮诠。在二时教法里,表达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用的最多的名言是实相。由于二时教法对实相的解读只能是遮诠,若非要追问实相什么样?在二时教法里充其量的回答是,实相与空性不一不异。还是遮诠。但是在佛陀三时教法里就不一样了,由于三时教法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因此对于圣者证悟的真实性就直陈、就表诠,直截了当地说,圣者佛陀就是有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还要安立名言,叫真如,叫如来藏心,叫不空如来藏。我们这些凡夫心中一直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就是这个佛陀证悟的真实性—真如、如来藏心到底长什么样?我们总想问,证真如是什么感受?当然圣者证悟真实性是不能完全准确地用凡夫分别境界的语言来描述,但在三时教法里,既然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所以不能精确描述,也要勉强、近似地描述。证真如是怎样的境界?在《楞伽经》经文里就有一些对证真如境界的描述。比如“prabhāvaṃ cādhigacchati”(无常品第三),实叉难陀就译为“逮自在威光”,如果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证得自在的有威力的大光明。注意:三时教法里就是用凡夫可以理解的这个光明,来近似地诠表证真如的境界。因此我们经常在经典中看到“如来藏光明”这样的表述。而在圣者境界证真如的智慧与智慧证得的真如,两者不是分离的,是不二的。如来藏光明,不是心外的光明,其实就是自心的光明。<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26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佛陀在三时教法里安立如来藏,无非就是要讲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破增益。安立空如来藏—阿赖耶识,目的就是解构凡夫境界;就是让凡夫知道,凡夫以为的心外存在,不过就如同把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误执为心外的毛,毛根本不存在,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就是补损减。安立不空如来藏—真如,就是佛陀想告诉凡夫,佛陀是有证悟的真实性的。只不过凡夫误执心外的凡夫境界的存在,就使得凡夫无法见到、证得这个佛陀证悟的真实性了。如来藏是孕育佛陀、孕育如来的子宫。什么是这个子宫呢?破增益和补损减,这两件事情就是孕育如来的子宫,没有第三件事情。<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26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圆成实自性就是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真如。佛陀证悟的真实性,在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的三时教法中,表诠、直陈,给它起名真如、如来藏心,还有圆成实自性,这是圣者认为的真实存在,但凡夫见不到。这是在事上定义圆成实自性。“有的经典”是在理上定义圆成实自性,就是什么是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根本不存在这个道理,是圆成实自性。这是对圆成实自性的一种遮诠定义。在理上的定义是方便说,事上的定义才是究竟说。《楞伽经》对圆成实自性的表述是事上的,不是理上的,《楞伽经》后边的经文对圆成实自性的定义是,圣者的自证圣智所行真如。这个真如是圆成实自性,又名如来藏心。<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31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参见:圆成实性、如来藏、横向教理体系 词条编写人员 第二版:梁 第一版:悟缘起、元澄 讨论意见:梁传旭、真、燕子、慧智兰心 资料汇总:时雨普洽 注释
返回至“
真实性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