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病”的版本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
(没有差异)
|
2022年1月6日 (四) 22:27的版本
释义
翳病,佛教术语,梵文待查,【是佛陀三时教法中讲唯识时所用的一个比喻。翳病本来指是一种眼病】,一个人眼睛生病了,{那么}他就看到{这个}屋子里好像有“毛”在飘着,{老百姓}也{管它}叫“飞毛症”。在佛法中,【佛陀用这个比喻来讲唯识的法义,翳病比喻是进入大乘佛法的门径,也称为眼翳执毛模型。】
【生翳病的眼看到屋子里好像有“毛”在飘,】其实没有“毛”,{其实}仅仅是生病的眼睛自身显现出了“影”,又被自己看到了,只不过这个“影”看起来像眼睛之外,在空间{、在房间}里漂浮的“毛”,是“似毛的影”。因此{你}【凡夫】就把这“似毛的影”当作了“毛”。佛陀说我们这些凡夫无明所障、糊涂,{我们}非不以为是眼睛生病,自己的眼睛显现的“似外的影”,非要把这个“影”当作眼睛之外的“毛”。一旦把这个“似外的影”当作真外的“毛”的时候,{大家注意,}至少{可以}【会】产生后边的两种情形【:】{。}
第一,寻求毛的最初{的}产生{的}原因,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困扰着无数的哲人,追寻{羊}毛最初的来源,是{我们}【凡夫】内心的一种渴望;
第二,深研毛的内部基本结构,寻找它的基本组成。
这两个思路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确认{今天我}【凡夫】感受到的{我家房子里的}这个毛的{那种}真实的存在性{,我要确认它的真实存在}。
【过去千百年来,】人类{在过去千百年来}花了大量的精力就是在做这两件事情。可是佛陀说你们错了,你们追寻毛的最初{的}来源,{跟}【以及】深研毛的内部结构,这两件事在佛陀看来是戏论。佛陀说,眼前{你}【凡夫】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不是毛的来源、{毛的}结构,{你}【凡夫】要知道其实根本不是毛,是{你}【凡夫】生病的眼睛自身显现的影又被{你}自己看到了,是{你}【凡夫】把这个影误以为是眼睛之外的毛,佛陀说这件事【才】是{最最最}最重要的。[1]
注释
- ↑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15讲.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