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的版本间差异

来自净名文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2年1月6日 (四) 22:27的版本

释义

非法,佛教术语,梵文adharma,【指】{}凡夫{}比量推理的观念。【在佛法中,】法与非法是一对相待的名言,是描述凡夫虚妄分别所行境界差别的一对范畴,{也就是}凡夫分别相{}都可以用法与非法{这对二}来表达。

“有体无体,是实非实”{,}【能】很好地划分出了法与非法的区别。法是有体,是实,是凡夫现量感知到的实在的事物。非法是无体,是非实,是凡夫{}比量推理的观念。“体”的梵文是svabhāva,通常翻译为“自性”。非法是无体,“无体”的梵文是abhāva,就是不存在,无体性。“实”的梵文是bhautika,{就是}【指】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成的实实在在的存在。非法是非实,“非实”的梵文是 abhautika,{就是}【指】没有实在的存在性。[1]

很多人理解不了{共相}【非法】比{自相}【法】更虚妄,把从虚妄分别的法中,通过无明凡夫抽象出来的非法,当作从凡夫境界趋向圣者境界的阶梯,【认为】非法比法更接近于圣者亲证的真实性。在过去的一千五百多年的佛教传承中,把非法当真实,比比皆是。这是对佛{陀教}法的最大{}误解之一。【其实,】{佛法}【佛陀】认为{自相的}法不真实,{共相的}非法更不真实,更远离真实。【非法】是凡夫【从法中】比量【抽象】推理的出来的{观念},【相比法而言,连凡夫的现量都无法感知得到,】{共相}非法是增益上的增益,虚妄中的虚妄。佛陀亲证的真实性,既不在{自相的}法里,也不在{共相的}非法里。佛陀证悟的真实性是彻底地远离{自相与共相二边,彻底地}【、】泯灭法与非法二边而显现的,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2]

注释

  1.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37讲.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2.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37讲.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