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体现了什么精神”的版本间差异

来自净名文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2年1月11日 (二) 14:24的最新版本

“如是我闻”的正确打开方式

善勇猛 降魔杵

一、“如是我闻”的源流

一部完整的佛经,都是以“如是我闻”这句话开头。“如是我闻”的梵文由evam、mayā和śrutam三个词组成。[1],巴利语:Evaṃ me-suttaṃ[2] “evam”意思是“如此这般的”,“mayā”意思是“被我如何如何的”,“śrutam”意思是“被我曾经听”。把这三个词串起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被我如此这般地听说过的” 。 [3]古人译为“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意味着佛灭度前的嘱托和教诲。当年佛陀的弟子阿难在佛入涅槃之前问佛“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典,以何为首?”。“结集”,梵文Samgīti,指的是佛陀弟子们坐在一起共同地回忆和唱诵佛陀一生的教诲,这个词后来被我们汉传佛教译为“结集”。佛答:“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4]

佛陀告诉阿难,在日后结集佛陀教诲的时候,先说“如是我闻”这句话,也就是要严格遵照着“被我如此这般地听说过的”这样一个原则去“结集”,而不能肆意地、自作主张地对佛陀的教法进行补充修改、发展提高,必须如实结集。

古人认为,“如是我闻”还有四种含义:

(1)息众疑

阿难结集经藏时,升座说法,大众起疑,等阿难大声说“如是我闻”,大众才消除疑惑。

(2)遵佛嘱

与上文中佛陀入灭前的嘱托相吻合。[5]

(3)息争论

阿难还未证四果,如果是阿难所说的经典,大家都不信服,但若加上“如是我闻”,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难说的,而是佛所说。

(4)异外道

外道经首,多安阿或嚘作为开始,佛则咐嘱安“如是我闻”,以便和外道不同。

二、对“如是我闻”的错误解读

历来祖师大德对“如是我闻”有过很多过度诠释。有人认为,佛法之真义,意在言外,听经闻法,贵在如实会得其意,而不能执著言说;还有人认为“如是我闻”就是要用身口意三业全部供养佛法,听法就是禅定,就是定慧等持。上述说法本身没有多大的错谬,但“如是我闻”仅仅是佛陀在灭度前对弟子的嘱托,实在没必要将这句话在凡夫的理解层面上进行臆测忖度,过度诠释。如果说过度解读“如是我闻”有揣测佛意之嫌,那么在此基础上歪曲佛说就不可原谅了。

有大批僧侣竟然认为,“如是我闻”对应“如来藏”,“如”就是讲“空如来藏”,“是”就是讲“不空如来藏”,“我”就是“一心”,“如是我”就是“一心三藏”。还有人认为,“如”是“如如不动”,指的是我们每个人本具的、真实不虚的、不随外境转变的自性,“是”指我们的自性当下即是,“我”指“常乐我净”中的“真我”,“闻”指的是从耳根入手返闻闻自性。

首先,据《胜鬘经》经文可知[6],如来藏就只有两种含义,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从来没有第三个如来藏;其次,凡夫境界万法皆空,本自无生,那 “每个人的自性当下即是”以及“返闻闻自性”就是无稽之谈;“常乐我净”中的“我”也是立足于圣者境界,指的是只有圣者能见的真正的真实性,跟凡夫境界的“我”根本不能等同,因为凡夫境界的“我”压根无生,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可悲的是,上述歪理邪说仍在目前的汉传佛教当中大行其道。

根据“如是我闻”梵文的含义与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的嘱托,在经文开头加“如是我闻”的真实意图恰恰就是教导弟子应该秉持着依照佛陀教诲如实学习的态度,而不是依照凡夫自己的妄见,对其进行过度解读甚至是歪曲。

三、“如是我闻”的真实内涵

通过系统学习了于晓非老师在《金刚经导读》与《楞伽经导读》中的真知灼见,笔者认为,佛陀嘱托弟子们在结集的经典中以“如是我闻”四字开头,是要告诉所有佛弟子,对佛陀的思想和法义要如实地信受和学习,佛经怎么说,弟子怎么听,而不能加上任何个人的妄见。主要理由如下:

(一)根据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理论,判断科学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7]科学的理论都是“可证伪、且未被证伪”的。科学并不等于真理,只能在被证伪的过程中接近真理。依据“科学只能被证伪”这一论断可以推理出人类似乎永远无法把握真正的真理,或者说通过“科学”永远也无法把握终极真理,因此,科学是一个不断证伪和发展的过程。而佛教不同于科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先生是个圆满的觉者,是彻底从梦中醒来的人,而阿难和这些后世弟子们醒来了吗?当然没有。因此,没有从梦中醒来的人对一个彻底地从梦中醒来的人的教诲,就没有能力去发展、补充、提高、修改、删减。佛陀不授权阿难这些亲近的弟子对佛陀的思想进行改革、改变,那作为后世末法时期学习佛法的众生,更应该遵照佛陀的教诲,去如实理解佛法,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去发展、补充、提高佛陀的教法。甚至可以说,一个圆满智者的教诲自他诞生那天起就是圆满具足的,没有给后人留下丝毫去发展、补充、修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后世学者试图对圆满的佛法思想进行发展和提高,无异于在歪曲佛说。

(二)作为后世的佛教徒、佛弟子、学习佛法的人,当看到佛教经典中“如是我闻”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会联想到,这是阿难这些弟子们当年如实地记载佛陀的教诲,这些教诲都是出于佛陀亲口所说,要对佛陀的教诲如实地信受,而不是自作聪明地加上自己的妄见去理解佛说。例如,有些人认为,佛陀讲“缘起”就是讲因缘和合而生起了万事万物,只不过这万事万物,既然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所以万事万物都不具有独立存在性,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也叫性空。因此,有人就把佛教的缘起法,总结为四个字叫“缘起性空”。可是依据《楞伽经》“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这一句偈颂,[8]佛陀说缘起就是要告诉凡夫:第一,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第二,对于根本不存在的凡夫境界,非要误以为它存在的错觉是存在的,这个错觉是缘起的。把佛陀说的缘起,理解为凡夫境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山是土堆的,河是水聚的,这就是愚夫、傻瓜的观点,就是错解缘起,就会导致生死轮回。试想一下,伟大的智者佛陀,怎么可能只是讲了如此粗俗的看法,而成为智者呢?中国有句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比附这句成语,我们今天就是以凡夫浅薄之心,度佛陀深邃之腹啊。我们只有惭愧,我们只能忏悔。[9]

四、总结

作为正信的佛教徒,尤其是荷担如来家业的出家僧尼,要能够正闻熏习,如理思维,如法修行,彻底领受“如是我闻”的精髓。首先,要知道“如是我闻”下边记述的都是当时老师讲课的真实场景、真实教诲,要生信;其次,我们作为末法时期的后世弟子,我们对佛陀言教的学习也应该秉持着“如是我闻”这样一个基本精神—佛经中怎么说的,我们怎么听的,要如实地学习,不要加上那些自己的妄见,以至于歪曲佛说。

以上浅见是作者基于学习了于晓非老师的《金刚经导读》和《楞伽经导读》课程之后所得出的个人观点,难免会有纰漏甚至谬误之处。笔者不揣浅陋,略陈一得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 [Wisdom Library-Maha Prajnaparamita Sastra]
  2. [庄春江《阿含辞典》释巴利语作Evaṃ me sutaṃ;《佛光阿含藏》释巴利语作Evam me sutaj;《佛光大辞典》释梵语作evaj mayāśrutaj,巴利语作evaj me sutaj。],英文维基作Evaṃ me suttaṃ。
  3. 于晓非.解构凡夫的“真实”世界:《金刚经》导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20:142.
  4.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大智度论》卷二所载佛入灭时答阿难之问:“佛入灭时,阿难问一切经首置何字?佛言:‘如是我闻’等言。”
  5.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大智度论》卷二所载佛入灭时答阿难之问:“佛入灭时,阿难问一切经首置何字?佛言:‘如是我闻’等言。”
  6.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空义隐覆真实章第九》
  7.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 2005
  8.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046,047讲 喜马拉雅FM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9.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047讲 喜马拉雅FM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