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菩萨”的版本间差异

来自净名文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1年11月11日 (四) 16:27的版本

释义

十地菩萨,佛教术语,梵文待查,就是即将成佛的菩萨。

大乘佛法【有一种划分方法】把一个众生从凡夫到最后成佛,整个的历程分成了五个阶段,分别起名叫作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资粮位,{大家听这个名字就能理解,}准备资粮,也就是准备工作。加行位,{}是通过资粮位的修行,资粮具足{},{那么}准备冲刺{},准备下一个见道位{}。见道位之前的{}一段冲刺的过程,{}叫加行位。见道位{,就是}见道{},{这个}道就是道路,{}是见到{}通向成佛的道路{}。见道位之后叫修道位,见到{}通向成佛的道路之后,{那么就}要在{这个}成佛的大道上努力地修行,{}就是修道位。最后{}证道位,{}是沿着{这条}大道修行到最后的终点,就是成佛。整个修行就分为{}五位。[1]

从一个凡夫到修行成佛,简单地说要经历五个修行阶段,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其中的修道位又可以分为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和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一共十二个阶段。十地菩萨后面仅有等觉、妙觉两个阶段就成佛了。十地菩萨就是即将成佛的菩萨。

大菩萨们,具有种种的特征、能力,因此可以随着众生的种种的心愿,显现出不同的形态,以方便度化、调伏众生。有一部经叫《法华经》,其中有一品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这一品当中就讲,观世音菩萨就具有这样的能力。在《普门品》当中说,众生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何身而为说法。

菩萨们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也获得佛的加持。在《楞伽经》一段经文说,只有十地菩萨才能够获得佛的“手灌其顶”的加持。[2]

注释

  1.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5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2.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07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