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执

来自净名文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2年1月10日 (一) 22:2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人我执,佛教术语,梵文是ātmagrāha,指一种执著,执著以为有“人我”的自性。人我,是佛教术语,其中,“人”,梵文是pudgala,音译为“补特伽罗”,这是印度某些外道认为的众生六道轮回之中的轮回主体。“我”,梵文ātman,其基本含义是指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本体,在哲学上一般指生命现象中的主体。“人我”,就是印度思想家们所坚持认…”)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人我执,佛教术语,梵文是ātmagrāha,指一种执著,执著以为有“人我”的自性。人我,是佛教术语,其中,“人”,梵文是pudgala,音译为“补特伽罗”,这是印度某些外道认为的众生六道轮回之中的轮回主体。“我”,梵文ātman,其基本含义是指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本体,在哲学上一般指生命现象中的主体。“人我”,就是印度思想家们所坚持认为的在生死轮回的背后的那个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轮回的精神主体。这个轮回的精神主体,除了人我,还有各种名称,比如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作者等等,这些不同命名,都是在表达对生命轮回现象背后那个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的追寻。对人我的执著,佛教叫做人我执。自编+引用“人我” 作为一个凡夫 [1],会认为[2]自己内在的主观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这个存在而且是不变的、独立的。也就是我从一生下来,我是个婴儿,后来是个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到老年,以至于死去。在这几十年人生当中,我的肉体可以变,我什么什么都可以变,但是内在的有个主观的精神的那个世界,总没有变。上幼儿园的是我,上中学的是我,读大学的是我,现在工作挣钱的是我,有一天死了,还是我死了。我们死死地执着的这个内在主观精神的这个世界的真实的存在,佛教把这个存在叫“人我”。我们对“人我”的那种执着,佛教就叫作“人我执”。[3]

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两种,[4]佛陀要破除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可以讲,就是破我们的人我执和法我执,把人我执跟法我执破掉了,把我们死死执着的内在主观精神世界的我和外在客观物质世界的我[5]破掉了,就把我们凡夫执着的、我们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破掉了。[6]

众生的习性、众生的根性是有差别的。[7]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众生千差万别[8],佛陀在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的时候,解构的模式跟方法就应该有所差别。佛教把佛陀叫作“大医王”,就是把他看作大医生。确实,佛陀度众生,就像医生给患者看病,患者生了什么病,医生就要开什么药,要对症下药;由于众生的病的千差万别,因此医生的药也有种种的不同。佛陀给凡夫说法的时候,体系上也有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9]

佛陀教法的纵向教理体系,依照《解深密经》分为初时教法、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这三套教法体系是三套相对独立的名言系统,在这三套相对独立的名言系统里,相应的佛陀就建立了三套缘起来破增益。初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就是“十二缘起”[10];二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就是“缘生缘起”[11];三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就是“藏识缘起”[12]当然解构的方法不同,[13]二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空”,三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转”。[14]

一、初时教法解构人我执

在佛陀的初时教法中,佛陀就是用十二缘起作为特定的解构模式,在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但是佛陀在初时教法中用十二缘起的模式,主要解构的是人我执。初时教法讲四谛,讲无我,这个“无我”,只指人无我,讲人我空—佛教的“空”字,梵文是“śūnya”,不要把“空”字想得过于玄妙,空就是没有。人我空就是佛陀在初时教法中把我们凡夫对人我的这个执着解构掉了。初时教法中佛陀主要解构的是人我,[15]对于法我的问题是悬置的。初时教法只讨论人我,没讨论法我,因此初时教法就没有很明确的对诸法真实性的表达,她只是表达了:我们通过初时教法的修行,能够解决内在的自我烦恼而获得一种自我的清净的状态,叫作“涅槃寂静”;这就是苦集灭道的灭。初时教法告诉我们,要消灭生灭的苦,只有走向涅槃。改编自 金刚经导读 09:“初时教法告诉我们,生命的苦怎么消灭?只有走向涅槃。”[16]四谛的第四条道理就是道。要解除自己内心的烦恼而获得清净涅槃的解脱境界,要修三十七道品。改编自 金刚经导读 09:“四谛的第四条道理就是道。怎么来解除自己内心的烦恼而获得清净涅槃的解脱境界呢?要修道。修什么呢?三十七道品。”[17]这就是佛陀的初时教法。[18] 二、二时教法解构人我执和法我执

佛陀把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叫人我执,第二叫法我执—也就是我们凡夫心里自以为的真实:第一,内在主观心灵世界的真实存在;第二,外在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佛陀解构我们,就是解构我们的人我执和法我执。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理解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19]教理上的区别,小乘佛教只重在解构人我执,讲人我是空,悬置了法我空不空的问题。大乘佛教不仅要解构人我执,同时也要解构法我执,人法皆空。[20] 在二时教法中,佛说缘生缘起。[21]缘生缘起就是在解构,解构无明凡夫误以为凡夫境界真有事物存在的这个错误认识,就是在破除凡夫,在凡夫境界中增益上去的“人我”和“法我”。佛说缘生缘起就是破这个二我的增益,讲人法二无我的道理,讲诸法无生,从而引导众生证悟空性。[22]

二时教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二谛无生,实相离言”,[23]解构的模式是二谛(缘生缘起),[24]用二谛的模式不仅解构了人我同时解构了法我,[25]讲人法皆空,[26]讲“一切法无生”。[27]

三、三时教法转人我执和法我执

在三时教法中,佛说藏识缘起,[28]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阿赖耶识,构建眼翳执毛模型,清晰表述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不是现出了心外的事物,只是显现出了心外没有事物,而非要误以为心外有事物的错觉,这就是“藏识缘起”。所以,“藏识缘起”并不是要讲依藏识而真的缘起出了心外世界,而是恰恰相反,“藏识缘起”同样是在解构,在解构凡夫心外误以为的存在的事物。而且同时还解决了一个二时教法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凡夫境界不存在,但为什么在凡夫的感知中,心外事物却存在的那么真实。藏识缘起,由“缘”真的生起的,也只能是生起了“没有心外事物生起而误以为有心外事物生起的错觉”。藏识缘起不是在给心外世界的存在找存在依据,相反,是在破除无明凡夫增益上去的外境的存在,讲唯识无境。[29] 解构无明凡夫误以为凡夫境界真有事物存在的这个错误认识,就是在破除凡夫在凡夫境界中增益上去的“人我”和“法我”。[30]凡夫误以为有“人我”就会生起烦恼障碍,比如就会生起贪嗔痴,贪嗔痴就是修行解脱的障碍,这就是烦恼障碍。凡夫误以为有“法我”,就会生起所知障,以为心外有事物,以为有这个所知,就生起分别,分别就成为了修行解脱的最大障碍。这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就是虚妄分别。[31]佛陀把执人我、执法我的外道见和声闻乘种性的见解,统统称为“邪见”,是要舍离的。[32]佛的智慧能够融化凡夫心中的一切的坚固的执著。[33]知道所分别的法的根本特征是自心的显现,就不会再执著了。[34]

对缘起的最根本的误读,就是以为缘起就是因缘和合而有事物生起,从而为无明凡夫误执的人我与法我的存在,寻找到了存在的依据。这就是“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35]其实恰恰相反,佛说缘生是说无生,佛说缘起是为解构。[36]如果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缘起[37],用下面四个字表达——“缘起无生”。[38]

参见:人我、法我,法我执、二无我、解构、分别、心、阿赖耶识

词条编写人员 第二版:

第一版:晶晶

讨论意见:樱花、尹雪钰、梁传旭、王东辉、时雨普洽

资料汇总:王东辉、樱花、德知蓉

注释

  1.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3.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4.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31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5.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6.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7.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8.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9.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10.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11.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12.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13.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18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14.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57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15.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16.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17.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18.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19.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34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0.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34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1.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22.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23.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4.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5.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6.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7.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17.07[2021.08.20]:《金刚经》0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28.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29.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0.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1.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3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2.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80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3.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34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4.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39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5. 网络问题、待嵌入
  36.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7.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38.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 FM,2021.07[2021.08.20]:046 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