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法义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无生法义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鸠摩罗什翻译的“诸法如义”,令人不太容易理解。什么是如来?诸法如义就是如来。那什么是诸法如义?我们对照梵文原本、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的译本来看一下。玄奘法师译作:“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增语就是别名,就是异名。义净法师译作:“言如来者,即是实性真如之异名也。”异名,就是不同的名字。实际上看梵文原文,所谓如来,就是真实的、真如的一个别名,直截了当地说,如来就是真实,就是真如。

从这句经文上看,佛陀二时教法,般若经、《金刚经》,讲不讲真实?前面一再表述,佛陀教法横向体系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佛陀想尽一切办法要告诉我们,我们凡夫自以为真实的世界其实一点儿都不真实,甚至是根本就不存在;第二部分,那些听到第一部分教法之后通过学习,通过修行,而从心底里彻底认同了佛陀关于凡夫境界自以为真实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佛陀对这些众生讲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在般若经中,真正的真实叫“实相”,在这里就是真实的真如,梵文是“bhūtatathatā”。二时教法讲不讲横向教理第二部分的真实?这在佛教界千百年来是有着激烈的争论的。有的人说二时教法只在解构凡夫境界,只是告诉凡夫什么是不真实的,而佛陀证悟的真实、智者所缘的真实,二时教法不讲,只有等到佛陀讲三时教法的时候,再通过八识,通过阿赖耶识,通过依他起性这样一套体系,当解构了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之后,三时教法才直陈真实。很多佛教界人士认为三时教法才讲真实,二时教法不讲真实。但是从《金刚经》这句法义上讲,二时教法还是讲真实的,只不过比较隐晦,不如三时教法直截了当。如来就是真正真实。好的,我们看这一句经文: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第十四段经文中有一句话:“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什么是佛?离一切诸相是佛。如来就是佛。那什么是如来?真正的真实性,就是如来。所以第十四段经文“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告诉我们佛的一个重要特征:凡夫境界的一切存在,这个诸相是不存在的,离一切诸相,那才是佛。第十四段经文是从证空性的角度讲什么是佛。而在这里直截了当地说,佛、如来,就是真实的真如,是从见实相证真实的角度讲什么是佛。这两段经文在境界上是有差异的。因此第十七段开始讲加行位,十七段之前是资粮位。第十七段第一部分经文和目前正在学习的第二部分经文,印度古德认为是加行位的法,这是要引导着我们去见真实的法。因此在这里边经文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这是玄奘的翻译,是有真实的,见道就是见这个真实。义净法师译作:“何以故?妙生,言如来者,即是实性真如之异名也。”义净法师的翻译好理解一些。

无生法义

但是,玄奘法师在“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之后,还有三段对什么是如来的定义,鸠摩罗什译本跟义净译本没有,现存梵本是有的。后边的三个定义,非常重要:

“言如来者,即是无生法性增语。”

什么是如来?什么是佛?一切法无生的特征,是佛。注意,“无生”。

“言如来者,即是永断道路增语。”

玄奘译的“永断道路”,梵文“dharmo-cchedasya”,直译是“破除一切法”。什么是如来?破除我们凡夫一切法的存在,就是如来。

“言如来者,即是毕竟不生增语。”

什么是如来?就是一切法毕竟、根本就没产生,它是这件事儿的异名。所以玄奘译本,“言如来者”是四段。鸠摩罗什和义净的译本是一段。玄奘译本这四段“言如来者”之后,有个总结,梵文本也是有的:

“何以故?善现,若实无生,即最胜义。”

什么意思?确确实实的一切法根本就没产生——无生,这才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法门里的最胜法义,叫“paramārtha”,最胜的法义。玄奘译本多出的这一段译文,梵文原本是有的。这段译文为什么要提出来讲?因为对理解甚深般若波罗蜜,理解无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佛陀几乎就是明明确确地告诉大家:什么是佛?佛就是无生法性,佛就是破除凡夫境界的一切的真实,佛就是毕竟根本就没产生凡夫的这一切的法。随后佛告诉大家,无生才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法门中最胜的法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