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偈颂-41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一义法门,远离于二取,住于无境界,何建立三乘?

dvāraṃ hi paramārthasya vijñaptir dvayavarjitā |

yānatrayavyavasthānaṃ nirābhāse sthite kutaḥ || 130 ||

【求译】第一义法门,远离于二教,住于无所有,何建立三乘?

【菩译】第一义法门,远离于二教;建立于三乘,为住寂静处。

【实译】第一义法门,远离于二取,住于无境界,何建立三乘?

“第一义法门”,佛陀说,我说的这么多乘,“第一义法门”就是最后的彻底的那个法门,是什么?是“远离于二取”,“二取”是指“能取”、“所取”,就是以为有一个能抓取的心,有一个被心所抓取的外境,这就是凡夫。“第一义法门”是远离这个“二取”的。“住于”哪里?“住于无境界”。凡夫的境界压根就是心识所现,它是现,根本没生,是一场错觉。如果这样的话,“何建立三乘”?如果能够领受“第一义法门”,能够“远离于二取”——能取所取,能够“住于无境界”的这样一种境界,那么何须跟这儿还弄三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