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偈颂-75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无而有言说,妄计法如是。
ākāśaṃ śaśaśṛṅgaṃ ca vandhyāyāḥ putra eva ca |
asanto hy abhilapyante tathā bhāveṣu kalpanā || 164 ||
【求译】如虚空兔角,及与盘大子,无而有言说,如是性妄想。
【菩译】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无而有言说,如是妄分别。
【实译】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无而有言说,妄计法如是。
“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无而有言说”,虚空、兔角、石女儿,这些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安立了个名言,“无而有言说”。下面注意,“妄计法如是”。佛陀做了个总结,也就是安立了名言的东西,它不一定有名言所指的真实的对象,像虚空、兔角、石女儿,这些仅仅是安立的名言,没有名言所指的真实的事物。
佛陀说这个道理是为了表达“妄计法如是”。实叉难陀译作“妄计法”,实际上是遍计所执自性。佛陀说遍计所执自性,就是这个道理。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以为存在,而圣者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是凡夫的遍计所执、是凡夫的虚妄分别所导致的结果。你认为心外存在事物,还给它安立个名言,就以为它真实存在,比如安立名言“桌子”——就以为心外存在桌子,安立名言“椅子”——就以为心外存在着椅子,其实就跟你安立龟毛、兔角的名言一样,它没有真实所指。你认为有真实所指就是遍计所执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