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依照经文,“能以智慧思维观察,离诸分别,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回答罗婆那王提问的这“二种之义”,就能够令楞伽王以智慧做到哪些事情?
2 依照经文,“思惟观察,离诸分别”,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要思维观察什么,才能远离分别?
3 依照经文,“善知诸地,修习对治”,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此句经文的法义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4 依照经文,“证真实义,入三昧乐”,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此句经文的法义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比较理解《金刚经》中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与《楞伽经》中的“为诸如来之所摄受”两句经文的法义,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哪些是佛法的末法时期的表现?
7 依照经文,“住奢摩他乐”,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8 依照经文,“住于不动、善慧、法云菩萨之地,能如实知诸法无我”,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登八地的śamatha,这个寂静之定是超越于声闻、缘觉的定境的,为什么?
9 依照经文,“住于不动、善慧、法云菩萨之地”,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10 依照经文,“能如实知诸法无我”,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诸法无我”,指什么?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用三昧水灌顶,这是几地菩萨的待遇?
判断题 每题1分;
1 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中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护念”,梵文是parigṛhīta,玄奘法师在《金刚经》当中,把这个词译作“摄受”。这个梵文词parigṛhīta,一丁丁丁点的念头、心念的意思都没有,因此,“善护念”与管好思想、念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2 凡夫境界是以从来、压根就没有存在过为其基本特征,基于“眼翳执毛”模型,“毛”其实从来就没存在过,这个“毛”的基本特征就是空性,这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当中就叫做“法无我”。
3 遍计所执自性根本不存在,这个道理是圆成实自性,这是对圆成实自性在理上的一种遮诠定义。在事上的定义是方便说,理上的定义才是究竟说。
4 佛陀三时教法的三自性中的依他起自性的安立,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的遍计所执自性,为什么在凡夫的感知世界里,却存在的这么真实;第二,凡夫如何才能证到佛陀证悟的圆成实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