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依照经文“如是一切皆是分别,不能了知阿赖耶识无差别相”,凡夫为什么要安立法与非法、有体无体、是实非实?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阿赖耶识显现的误以有的外相是无差别?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毛轮住非净智境”,安立法与非法是的丧失智慧的不净境界,以下理解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汝岂不见瓶等无常败坏之法,凡夫于中妄生分别?”由此可以得出,凡夫分别境界的差别之相指的是什么?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汝今何故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此处经文佛陀说的“法”与“非法”是什么?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说“有”与“无”、“法”与“非法”都是凡夫的虚妄分别所生起的见解而不是圣者智慧境界?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凡夫堕在种种相中,非诸证者”,如何正确理解此处的“相”?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楞伽王!如烧宫殿园林,见种种焰,火性是一,所出光焰由薪力故,长短大小各个差别。汝今云何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如何正确理解这句经文?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芽、茎、枝、叶、花、果”与“种子”为例,如何正确理解凡夫心外事物的“法”与“非法”之间的差异?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世界是神创造的”这样的理论,为什么能在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体系中占据着相当显赫的位置?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如何正确理解这句经文?
1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法与非法、有体无体、是实非实,这一切都是分别的结果,都以心外境界是真实存在的虚妄分别为前提。安立法与非法,是不知道阿赖耶识显现之相是无差别的。因为阿赖耶识种子现行,并未真实现行出心外之相,心外之相是不存在的。无外相,就不会有凡夫以为有的“法”与“非法”的差别之相。
1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法”是凡夫的虚妄分别;“非法”更是凡夫的虚妄分别,是错觉上的错觉。佛陀、圣者要否定的就是凡夫认为有事物曾经存在过的这个错觉前提。
1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凡夫见到心外的差异性的世界,总是要寻找到一个同一性的东西作为差异性世界产生的原因,这是凡夫心中根深蒂固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