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彼诸佛法皆离分别,已出一切分别戏论,非如色相”,依照此句经文,如何正确理解如来?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说法是分别呢?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无相智说名如来,是故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不可分别,不可以所分别”,依照此句经文,什么是如来?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何故不能分别?以意识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离能分别,亦离所分别”,依据此句经文,为什么如来无分别?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为什么说,世间众生是“无业无报”?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依照经文,如何正确评价“善恶因果报应才是佛法”这个观点?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楞伽王,世间众生犹如变化,凡夫外道不能了达”, “变化”梵文是nirmita,更准确的翻译是“幻化”,为什么佛说世间众生如同幻化师幻化出来的?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末法时期,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不具正见盲修瞎练者多如牛毛,具佛陀正见如理闻思者凤毛麟角,造成这一乱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 “二”和“分别”是凡夫的两大基本特征,依据经文“由分别故,取著于二”,“二”和“分别”哪个更基本?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楞伽王,譬如有人,于水镜中自见其像,于灯月中自见其影,于山谷中自闻其响,便生分别而起取著”,这几个比喻所要表达的法义是什么?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此亦如是,法与非法唯是分别。由分别故,不能舍离,但更增长一切虚妄,不得寂灭”,对这句经文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1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寂灭者,所谓一缘”, 寂灭就是一缘,“一缘”梵文是“ekāgra”,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1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一缘者是最胜三昧,从此能生自证圣智,以如来藏而为境界”,依照经文,如何正确理解“一缘”?
1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佛说“一缘”最殊胜?
1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说,众生所行如同墙壁上的画像,是没有真实造作的,世间众生是无造业、无果报的。问题的要害就是你承认不承认眼前只是一场梦,认同不认同凡夫境界只是一场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