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44/课后自测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44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为度化众生,对治凡夫执著真实生死轮回,而方便安立了生死之外与生死相待的涅槃,目的是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离开生死证入涅槃。由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发小乘心的修行者就信以为真了,努力修持,最终获得了住于涅槃的果位。
B、而发大乘心的修行者,终于有一天领受了大乘佛法“轮回如梦,醒即解脱”的法义,会明白生死都是假的,就不用“真涅槃”对治这个“假生死”。
C、生死都是假的,哪里还有一个生死之外的,与生死相待的真涅槃可以安立?生死与涅槃不二。
D、发大乘心的修行者,领受了生生死死原本就是一场错觉,转错觉为正觉就是解脱的法义。

2 依据经文“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生死真实无比,佛陀才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离开生死证入涅槃。
B、大乘佛法修行的佛果,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
C、佛陀以宏深悲愿不入涅槃而永度众生,这是大乘佛法的不共,这是大乘佛法的殊胜。
D、大乘佛法,成佛其实并没有什么真实涅槃可入。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何正确理解经文“远离觉不觉”?

A、这里的“觉”和“不觉”,对应的梵文是buddha和boddhavya,更准确的翻译是“觉者”和“所觉法”。
B、觉者和所觉法引申一步,觉者就是能觉,所觉法就是觉的对象,就是所觉。
C、对于八地以上菩萨的境界,佛陀方便说法,正智就是能觉,真如就是所觉。
D、成佛,正智与真如就不一不异了,能觉与所觉就不一不异了,因此,佛果就是远离了能觉与所觉的二边。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远离觉不觉,若有若非有”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凡夫境界的“有”与“非有”是相依相待的。
B、“若有若非有”这句经文的梵文是sadasatpakṣavarjitam,就是远离了凡夫境界的“有”与“非有”的相待。
C、梵文pakṣa的基本意思是“鸟的两个翅膀”、“箭两边的羽毛”,一般译为“两翼”,引申意是“伴侣”,相依相伴的意思,《楞伽经》这里就可以把pakṣa译为“相待”,“有”与“非有”相待。
D、经文“若有若非有”的意思就是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远离觉不觉,若有若非有”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佛陀悲愿宏深不入涅槃。
B、佛陀没有了能觉和所觉的二边。
C、佛陀远离了凡夫境界“有”与“非有”的相待。
D、这一颂是大慧菩萨在赞美佛陀的果德。

6 依照经文“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于佛陀的法身,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法身指的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
B、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当然说它是身,只是方便说,其实无身。
C、法身就是真实性,就是“能觉”与“所觉”的不二。
D、佛陀的法身自性,对于无明凡夫而言是莫测难知的,在这里就比喻成如幻梦。

7 依据经文“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怎样才是真正的赞佛?

A、世界万法皆无自性,世间万法其实无生,这便是赞颂佛陀。
B、只用口头上的赞美之辞就是真正的赞颂佛陀。
C、要领受“离生灭,法如幻,恒如梦,二无我”这些甚深法义,才是真正的赞颂佛陀。
D、听闻、思惟、亲证这些佛陀教诲的殊胜法义,才是真正的赞颂佛陀。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这里的根是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
B、这里的“境相”是这六种感觉器官生起功能时的对象,一般叫“六境”或“六尘”。
C、佛陀是超越了六根和六尘的,佛陀是见无可见的。
D、佛陀是无法用语言来赞美或诋毁的。

9 依据经文“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A、大慧菩萨说自己通达了大乘佛法的法义了,所以大慧自己是不需要再向佛陀请教了。
B、大慧菩萨向佛陀提问,不是为自己而问,是为众生而问。
C、“尊中上”是最杰出的说法者,指的就是佛陀。
D、大慧菩萨说,我有108个问题,要向您这位最杰出的说法者——佛陀提出来。

10 依据经文“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证之境界”,基于《楞伽经》导读内容,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

A、佛陀对大慧菩萨说,你和众菩萨们向我提问吧,我为你们宣说佛陀的自证境界。
B、这里佛陀再次强调,楞伽法会佛陀是讲“自所得圣智证法”。
C、这句经文说明,以《楞伽经》为代表的佛陀三时教理体系,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向凡夫说法。
D、佛陀对大慧菩萨说,你们只能问佛的自证境界的问题。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经文“世间解闻是语已”当中的世间解是指佛陀。

正确
错误

2 赞美佛陀不是用言语,而是领受诸如“离生灭、法如幻、恒如梦、二无我”这些甚深法义,听闻、思惟、亲证这些佛陀教诲的殊胜法义,才是真正的赞颂佛陀。

正确
错误

3 凡夫认为凡夫境界是“有”、“无”生灭的,而佛陀认为凡夫心外世间根本无生、无灭,根本没有“有”,也就没有与这个“有”相待的“无”。佛陀认为凡夫心外世界是“空”。

正确
错误

4 学佛经要“依法不依人”,可是末法时期的无明凡夫刚强难度,因为末法凡夫固执地坚守着凡夫见,要以自己的凡夫见解释佛见,“依己不依法”,把佛法解读成凡夫见。

正确
错误

5 佛陀认为法是遍计所执自性,认为法的存在只是错觉,从错觉里的自相,抽象出的所谓的同一性的共相——非法,这个非法,依然还是错觉。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