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47/课后自测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47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哪些不是大乘佛法复兴的标志,只是误解?

A、认同“缘起”的法义是指——凡夫境界由阿赖耶识而生出来的。
B、“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不能如实解,流转于三有”,这个偈颂能深入佛教徒的心中,也就是“缘起无生”这个法义,能被广大佛教徒真实领受。
C、认同“缘起无生”指——凡夫境界缘起,圣者境界无生。
D、认同凡夫境界缘起无生,只有佛法才是唯一的真实。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于“缘起”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缘起的梵文是 pratītyasamutpāda,就是“由缘生起”的意思,译为“缘起”很准确。
B、“十二缘起”和“缘生缘起”是说,由缘真的什么都没有生起。
C、三时教法的“藏识缘起”是说,缘起真的是由缘生起了,但是生起的不是事物,生起的是“没有事物生起却误以为有事物生起“的错觉。
D、三时教法的“藏识缘起”是说,缘起真的是由缘生起了,但是生起的不是事物,生起的是无量的真实的佛国净土。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藏识缘起”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虚妄分别真的由缘生起了,而且虚妄分别这个kṛ又成为缘,在阿赖耶识熏习下杂染种子。
B、以kṛ为缘,生起了种子,又以杂染种子为缘,现行出虚妄分别的kṛ。
C、kṛ熏习种子,种子现行kṛ,所以 kṛ与种子互为缘起,这两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因此起名叫“缘起”。
D、“藏识缘起”就是胜义因果。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在三时教法中,对“缘起”的法义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A、凡夫境界是遍计所执自性,从来无,不需生。
B、凡夫境界是因缘而生起的。
C、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真如,本来有,不需生。
D、真如缘起凡夫境界。

5 立足于圣者境界,佛陀安立阿赖耶识而建立了藏识缘起,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A、缘起只能安立在杂染依他起自性上,立足于圣者境界建立的藏识缘起才是真缘起。
B、佛陀三时教法,讲了凡夫境界与圣者境界的两重无生,既然无生,就不必缘起。
C、立足于圣者境界,回看凡夫境界只是虚妄分别,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D、缘起只可能是虚妄分别上的缘起,只可能是杂染依他起性上的缘起。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说“缘起”的目的是什么?

A、佛陀说缘起是要告诉凡夫: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这才是“缘起无生”的法义,是为解构,是破增益。
B、佛陀说缘起是要告诉凡夫:凡夫境界的万事万物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
C、佛陀说缘起是要告诉凡夫:对于根本不存在的凡夫境界,非要误以为它存在的错觉是存在的,这个错觉是缘起的。
D、佛陀说缘起是要告诉凡夫:不存在的凡夫境界,为什么在凡夫的感知中却又如此真实地存在着。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谁说二俱异?云何诸有起?”中“二”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A、“二”梵文是ubhayānta,就是二边的意思。
B、二边就是生与灭、有与无、常与断、美与丑、好与坏等等二边。
C、二边见就是真实。
D、彻底泯灭二边见才是佛陀正法。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无色定、无想定、灭尽定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A、无色定是能住于无色界的定。
B、想灭就是无想定,它的特点是前六识不生起。
C、灭尽定是阿罗汉的定,它的特点是前七识不生起。
D、灭尽定是菩萨的定。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教是如何看待无色定、无想定和灭尽定?

A、印度有些外道把修成无色定或无想定当作解脱,而无色定和无想定,在佛教看来是外道定。
B、灭尽定是阿罗汉的定,这是声闻乘以为的解脱,大乘不认为这种定是真解脱。
C、菩萨乘认为这三种定都是真解脱。
D、菩萨乘认为这三种定都不是真解脱。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这里的“所作”梵文是kriyā,就是造作、造业的意思。
B、“进去”梵文是gamana,就是“去处”。
C、“持身”梵文是dehadhāri,就是“具有身者”。
D、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为什么会产生有身者的造业的行为?他们会去往何处?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云何见诸物?云何入诸地?”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见”梵文是dṛśya,显现的意思,读作“现”。
B、“诸物”梵文是vibhāva,所见之物。
C、“诸地”梵文是bhūmi,指圣者修行的住地,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这些修行位的次第。
D、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为何所见之物显现?怎样才能进入修道位的各个住地?”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大乘佛法真正复兴的标志之一,就是《楞伽经》里“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不能如实解,流转于三有”,这个偈颂能深入佛教徒的心中,“缘起无生”这个法义,能被广大佛教徒真实领受。

正确
错误

2 “十二缘起”和“缘生缘起”只是缘起的方便说,“藏识缘起”才是缘起的究竟说,佛说缘起就是要说藏识缘起。

正确
错误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立足于圣者境界,回看凡夫境界只是虚妄分别,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因此,缘起只可能是虚妄分别上的缘起,只可能是杂染依他起性上的缘起。

正确
错误

4 在当今末法时期,把佛陀说的缘起的甚深法义理解为:凡夫境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这就是以“凡夫浅薄之心度佛陀深邃之腹”!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