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48/课后自测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48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要随顺世俗而宣说佛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因为佛陀对世界的理解与凡夫对世界的理解是相反的,绝大多数众生接受不了。
B、因为佛陀的教法对凡夫的认知是颠覆性的,绝大多数众生接受不了。
C、因为如果佛陀把现量、亲证的真实性,向所有众生一下子和盘托出的话,绝大多数众生接受不了。
D、因为凡夫也可以看到、听到佛陀亲证的真实性。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在世间宣说佛法要适度地向凡夫做些妥协,目的是要接引众生,走向佛陀证悟的真实。
B、喜马拉雅《金刚经导读》课程中,讲权便中观时建立的“四重二谛”,是既随顺众生又随顺真实的典范。
C、不随顺真实,只随顺众生,一味迁就凡夫,那就不是宣说正法,是宣说相似佛法。
D、随顺众生的同时还必须随顺真实,这就是随顺众生与随顺真实的平衡不二。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于《解深密经》中佛陀初时教法教理体系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初时教法是讲给发小乘心的众生听的。
B、初时教法讲的内容是苦、集、灭、道四谛法。
C、初时教法“虽是甚奇,甚为稀有,有上有容,是未了义”。
D、初时教法之上有比它更究竟的法,初时教法不了义。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于《解深密经》中佛陀二时教法教理体系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二时教法是讲给发大乘心的众生听的。
B、二时教法讲的内容是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C、二时教法讲法的方式是隐密相,这个法“虽更甚奇,甚为稀有”。
D、二时教法“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二时教法不了义。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于《解深密经》中佛陀三时教法教理体系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三时教法是给发一切乘的心的众生讲授的,覆盖面最广。
B、三时教法讲的内容是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
C、三时教法讲法的方式是“显了相”,这个法“第一甚奇,最为稀有”。
D、三时教法“无上无容,是真了义”,三时教法是了义法。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于《解深密经》三时判教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解深密经》三时判教,是我们学习理解佛陀教法体系的准绳,它能使我们对佛法的理解既完整又系统。
B、《解深密经》的判教对三时体系的“了不了义”有清晰论断。
C、佛陀二时教法不了义,三时教法了义,这是《解深密经》中的教诲。
D、如果承认《解深密经》是真实佛经,就应该信受二时教法了义,三时教法不了义。

7 依照《解深密经》和《楞伽经》于老师总结了三时教法比二时教法了义的七个理由。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之所以《解深密经》判三时了义,二时不了义,首先体现在二时和三时教法,佛陀说法的立足点的不同。
B、之所以《解深密经》判三时了义,二时不了义,是因为二时教法用二谛解构二边见,三时教法用唯识解构分别,分别比二边见更基本。
C、二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凡夫境界向凡夫说法;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
D、二时教法重点在破增益,用二谛对治二边,以泯灭二边而建立中观;三时教法,以唯识破增益,而以正智攀缘真如而补损减,以不增益、不损减而建立中道,三时比二时更完整、更了义。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哪些是三时教法比二时教法了义的理由?

A、二时教法只解构了世俗因果,而三时教法不仅解构了世俗因果,同时还构建了胜义因果,所以二时教法是药也是毒,三时教法是纯甘露。
B、由于说法立足点不同,二时教法对圣者证悟的真实性只能遮诠,以隐密相而说法;三时教法由于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所以对圣者证悟的真实性表诠、直陈,并安立如来藏、圆成实自性等名言,以显了相而说法。
C、三时教法的“转”比二时教法的“空”更基本,与其说“空”这个不存在,不如说是“转”不存在却误以为存在的错误认识,“转”比“空”更贴切。
D、在表达从凡夫到成佛的修行次第上,三时教法的修行“五位三阶段”比二时教法更清晰、更系统。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宣说佛法过程中的方便说与究竟说,以下正确的理解有哪些?

A、“十二缘起”和“缘生缘起”是缘起的方便说,“藏识缘起”才是缘起的究竟说。
B、方便说就是随顺众生而成方便,把佛陀宣说的方便法,当究竟法讲授是严重过失,是宣说相似佛法。
C、向众生宣说佛法的时候,不需要说明是方便说还是究竟说。
D、分清佛陀的方便法与究竟法,分清佛陀教法的不了义法与了义法是非常重要的。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如果暂时理解不了三时的了义,接受不了二时的不了义,那就应该忏悔,忏悔自己的智慧不足,从而加倍努力,参研学习教理。而不应该以自己的一己之见去辨了不了义,而且辨的结果居然是二时了义,三时不了义,这是公然与佛经唱反调。

正确
错误

2 佛法的空是空原本不存在,而凡夫误以为的存在。与其说“空”这个不存在,不如说是“转”不存在却误以为存在的错误认识。“转”比“空”更贴切,更了义。

正确
错误

3 佛陀说缘起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凡夫:第一,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第二,不存在的凡夫境界,为什么在凡夫的感知中却又如此真实地存在着?这就是佛陀所说的缘起的甚深法义。

正确
错误

4 缘起只能安立在清净依他起自性上,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阿赖耶识而建立的藏识缘起才是真缘起。

正确
错误

5 凡夫境界也就是遍计所执自性,根本无生,从来无,何须生?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真如,也就是圆成实自性,也是无生,本来有,不需生——两重无生。既然无生,就不必缘起,而立足于圣者境界,回看凡夫境界只是虚妄分别,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因此,缘起只可能是虚妄分别上的缘起,也就是只可能是杂染依他起性上的缘起。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