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可以用“境、行、果”来描述“五位三阶段”中的“三阶段”的各自特征,如何正确理解此处的“境、行、果”?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大乘佛法,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修行过程,可以分为“五位三阶段”,三阶段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五位三阶段”中,第一阶段的资粮位和加行位如何修行?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五位三阶段”中,以下对第二阶段的修行理解错误的有哪些?
5 依照经文“恒住如如,起诸变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为严饰,游众佛国,离诸外道及心意识,转依次第成如来身”,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这句经文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恒住如如,起诸变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为严饰,游众佛国,离诸外道及心意识,转依次第成如来身”,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什么?
7 依照经文“大慧,菩萨摩诃萨欲得佛身,应当远离蕴、界、处、心因缘所作生住灭法戏论分别”,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这句经文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应当远离蕴、界、处、心因缘所作生住灭法戏论分别,但住心量”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观察三有无始时来妄习所起”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思惟佛地无相无生”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无功用行,如如意宝,随宜现身,令达唯心,渐入诸地”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判断题 每题1分;
1 小乘佛法,从凡夫到成阿罗汉的整个修行过程,可以分为“五位三阶段”,这三阶段就是“境、行、果”。
2 清除所有杂染种子之后,ābhāsa不会显现了,为亲证真如扫清了所有的障碍,就是成佛了。
3 “五位三阶段”中的第二阶段修行对治的是ābhāsa,最终使得ābhāsa不会显现,才会使得第三阶段的修行是“绝众影像”,以转识成智的正智攀缘真如,这就是以智证真,直至圆满成佛。
4 经文从“大慧,复有沙门、婆罗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一直到“转依次第成如来身”。这一大段经文是把从凡夫到成佛的全过程做了完整的表述。
5 成佛的境界获得自证圣法,获得自心自在。
6 经文:“大慧,菩萨摩诃萨于自悉檀应善修学”中“悉檀”,梵文是siddhānta,音译为“悉檀”,一般意译为“成就”,就是圣者内证的真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