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唯有修行如实行者,以智慧力,了诸地相”中的“以智慧力”,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无边佛所广集善根,不妄分别自心所见”里的“善根”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能见藏识的圣者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大慧,诸修行人宴处山林,上中下修,能见自心分别流注”中“能见自心分别流注”,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说,修行者应依诸佛和善知识的修行而修行就可以见道。以下对见道后境界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以下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楞伽经》中为什么要把藏识比喻成海?把转识比喻为浪?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依照经文“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花果日月光”。这句经文,佛陀想表达的是什么法义?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无明凡夫,执取海浪的“似相”为真实事物,从而误以为在五识之外,有这五识所分别的对境,佛陀举了几个对境的例子。这些事物与五识是如何对应的?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心意及意识,为诸相故说,八识无别相,无能相所相。”,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譬如海波浪,是则无差别,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判断题 每题1分;
1 只有见道登地以上的圣者,才能了知阿赖耶识,藏识是圣者才能见。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经文“诸修行人宴处山林,上中下修,能见自心分别流注”,这里的“宴处山林”,指的是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不受打扰地修无想定。这是见道位之前,加行位的修行,没有这样一段静修,是难以见道的,这个过程是必须的。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经文“八识无别相”的意思就是虽然安立了八个识的名相,其实只是一个识,没有八个识的差别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