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未来外道亦复如是,恶见熏习,妄心增长,执一异等,自坏坏他,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为无。”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佛陀说那些把凡夫境界从来“无生”的法义,当做顽空见、断灭见批判的人,他们诽谤了因果?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在当下这个深度末法时期,要想宣讲佛陀大乘无生法义应该怎么做?
4 依据经文“大慧!譬如翳目见有毛轮,互相谓言此事希有。而此毛轮非有非无,见不见故。外道亦尔,恶见分别,执著一异、俱不俱等,诽谤正法,自陷陷他。”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5 依据经文“大慧!譬如火轮实非是轮,愚夫取著,非诸智者。外道亦尔,恶见乐欲执著一异、俱不俱等一切法生。”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6 依据经文“大慧!譬如水泡似玻璃珠,愚夫执实奔驰而取,然彼水泡非珠非非珠,取不取故。外道亦尔,恶见分别习气所熏,说非有为生,坏于缘有。”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非有为生,坏于缘有。”以下理解错误的有哪些?
8 依照经文“复次,大慧!立三种量已,于圣智内证离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别。”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哪些选项属于需要远离的二自性?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修行者做到以下哪些就不会再生起有与无的妄想?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因明学的专有名词——“量”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选项?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大慧!诸修行者若于境界起有无执,则著我、人、众生、寿者。”理解错误的有哪些?
判断题 每题1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经文“譬如画像无高无下,愚夫妄见作高下想。” 就是画师在平面上作画,而观画者看到了诸如高山、深谷、树林、人物等等高低不同的事物,其实,这些高低不同的事物并不存在。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经文“此谤因果,拔善根本,应知此人分别有无,起自他见,当堕地狱。”的意思是那些把无生法义当作顽空见、断灭见批判的人,他们由于邪见,从而拔除了清净的善根因。这些人落于自他二边见。他们分别有与无,从而落入增益与损减的邪见,地狱应该是他们的去处。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在因明学中,“支”可分为宗、因、喻——三支,或宗、因、喻、合、结——五支。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通过建立三种量和支,可依此悟入圣智自证境界,可依此远离两种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