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104/课后自测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104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世尊,所说常声依何处说”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这里的“常声”的“声”,梵文是śabda,基本的意思是“声音”,此处是引申义“说法”的意思。
B、“常声”就是关于“常”的说法。
C、这句经文的意思是,大慧菩萨向佛陀提问,您有关“常”的说法是立于何处而说?
D、佛陀认为“凡夫境界是无常,圣者境界是常”。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依妄法说常”,下列对此处的“妄法”和“常”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妄法”,梵文是bhrānti,有时也译作“迷惑”或“迷惑法”。
B、bhrānti是指凡夫误以为心外存在的事物,就是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儿误执为心外的毛——这个毛,就是bhrānti妄法。
C、佛陀认为,妄法“从无到有”或是“永恒存在”是“常”。
D、佛陀说,凡夫境界——凡夫误以为心外存在的事物——是“常”。

3 依照经文“以诸妄法,圣人亦现,然不颠倒。大慧!譬如阳焰、火轮、垂发、乾闼婆城、梦、幻、镜像,世无智者生颠倒解(想),有智不然。然非不现。大慧!妄法现时无量差别,然非无常”,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妄法对于度化众生的圣者也是显现的,但圣者不颠倒,也就是圣者了知妄法根本不存在。
B、圣人已然不颠倒,所以不再有妄法的显现。
C、无智之人颠倒以为是真实存在,而有智之人面对妄法显现不颠倒。
D、妄法虽然显现种种不同的形相,但妄法依然没有无常性。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佛陀说“显现出种种差别的妄法没有无常性呢”?

A、因为妄法远离“有”与“无”。
B、因为妄法不存在,妄法没有“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的生灭变化,没有生灭变化,就是没有无常性。
C、凡夫妄执眼外之毛可以呈现长的、短的、直的、弯的种种不同形相,但毛依然没有无常性,因为毛根本没有存在过。
D、因为毛的“相”的差别,只是凡夫的虚妄分别,并没有真实的差别。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佛陀说“妄法远离有无呢”?

A、因为妄法是一切愚夫的心的显现的种种境界。
B、比如恒河水,有众生显现,有的不显现——饿鬼不显现,不能说恒河水是“有”;有其他的众生显现,不能说恒河水是“无”。
C、因为妄法是“亦有亦无”的、远离“有”与“无”的第三种状态。
D、因为圣者远离“有无”这些颠倒。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佛陀说“妄法是常,相不异故”?

A、因为妄法根本不存在,妄法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B、因为妄法在凡夫的感知世界中恒常存在,所以是常。
C、因为妄法没有差别相,妄法的外相差异,只是凡夫的虚妄分别。
D、三时教法的“妄法是常”与二时教法的“常无故无常的无生无常”是异曲同工,都是在说凡夫境界压根不存在,都是在破增益。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经文“云何而得妄法真实”是指妄法怎样才能显示出真实性,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圣者对于妄法不生颠倒想,非颠倒想才能显示出真实性。
B、能觉知妄法根本不存在,真实性就有可能显现。
C、只要圣者对于妄法有一丁点儿的存在的想法,这便不是圣者的智慧对于事物的看法。
D、对于妄法有一丁点的存在的想法,就是愚夫的戏论,而不是圣者的言说。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云何愚夫分别妄法生声闻乘种性?所谓计著自相共相。”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以执著妄法的自相和共相,而得声闻乘种性。
B、声闻已证人无我,相比外道而言是圣者,其有“自证圣智殊胜相”。
C、声闻也有“分别执著自性相”,就是见妄法的自相和共相起分别执著,而不能证法无我。
D、声闻已证人无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属于大乘的圣者。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圣者种性和凡夫种性,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通常圣者种性分三种,就是声闻、菩萨和佛,其实只有菩萨和佛乘种性,才是真正的圣者种性。
B、通常圣者种性分三种,就是声闻、缘觉和佛,其实只有佛乘种性,才是真正的圣者种性。
C、以分别妄法的不颠倒与颠倒,可以得到两种种性的划分,就是圣者种性和凡夫种性。
D、通达“唯自心所现”,了知心外事物根本不存在,可以成就佛乘种性。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生死轮回乘的种性”,解读正确的是哪些?

A、愚夫妄法分别时,坚决认定心外种种事物是存在的,这就有了生死轮回乘的种性。
B、有诸愚夫分别妄法种种事物,决定如是,决定不异,此则成就生死乘性。
C、生死轮回乘的种性是彻头彻尾的凡夫种性。
D、生死轮回乘的种性属于圣者种性。

11 依照经文“如幻,无执著相故。若执著相体是有者,应不可转,则诸缘起,应如外道说作者生。”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妄法”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妄法存在可以执著的外相。
B、妄法如同幻术,妄法不存在可以执著的外相。
C、如果妄法有可执著的外相,那么心识的“转依”就不可能了。
D、如果妄法是存在的,那就好似“因缘和合”真能生起万法,这就如同外道的作者能生起万法一样了。

1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大慧菩萨问佛陀,如果妄法如同幻术,那么妄法是否能成为其他妄法的“因”?以下回答正确的有哪些?

A、佛陀回答,如幻的妄法可以成为其他妄法的“因”。
B、佛陀回答不可以,因为妄法本身根本不存在,妄法本身没有过失,也就不引生其他过失。
C、佛陀回答不可以,因为真正的过失,是没有妄法、却误以为有妄法存在的虚妄分别。
D、佛陀回答可以,因为如幻的妄法本身就是分别,可以引生其他过失。

13 依照经文“大慧!夫幻事者,从他明咒而得生起,非自分别过习力起。是故,幻事不生过恶。大慧!此妄惑法唯是愚夫心所执著,非诸圣者。”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幻术师表演时显现出的种种如幻事物,是依幻术师的表演而生起。
B、幻术师表演时显现出的种种如幻事物,是从如幻事物自身分别恶习而生起。
C、幻术师表演时显现出的种种如幻事物,其本身是有过失的存在。
D、妄法只是愚夫们执著着愚痴心的“所现”,圣者则完全没有这种执著。

14 依照经文“圣不见妄法,中间亦非实,以妄即真故,中间亦真实。”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圣者不见妄法,也不见妄法之中有真实。
B、若妄法中有真实,妄法也就成为真实。
C、凡夫境界之中有真实。
D、梦中无真实,梦醒才能见真实。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真如远离凡夫的虚妄分别的心识。所谓远离分别,就是熄灭一切虚妄分别。

正确
错误

2 圣者于妄法不分别时,依三自性和五法之理,转心、意、意识、恶劣习气,圣者就由面对妄法变为攀缘真如。

正确
错误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大慧!非诸幻事为妄惑因”,意思是如幻的妄法不能成为其他妄法的“因”。佛陀的这个回答非常重要,这说明凡夫以为的心外事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世俗因果不成立。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