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名、句、文”理解正确的是?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名身者,谓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谓能显义,决定究竟。是名句身。文身者,谓由于此能成名句。是名文身。”c 以下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句身者,如足迹,如衢巷中人、畜等迹。名谓非色四蕴,以名说故。文谓名之自相,由文显故。是名名、句、文身。””理解有误的有哪些?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句身者,谓句事究竟。名身者,谓诸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谓长短高下。”理解正确的是?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名身与句身,及字身差别,凡愚所计著,如象溺深泥。”理解正确的是?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未来世中有诸邪智恶思觉者,离如实法,以见一异、俱不俱相,问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佛陀对此类“谓色与无常,为异为不异,如是涅槃诸行,相所相,依所依,造所造,见所见,地与微尘,智与智者,为异为不异”的问题会暂时不予回答?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依据“大慧!不记说者,欲令外道永得出离作者见故......若有执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见,彼应可止。”这段经文,为什么要对外道的问题不记说呢?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说“诸佛如来以四种记论为众生说法。大慧!止记论者,我别时说,以根未熟,且止说故。”对上述经文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依照经文“何故一切法无常?谓诸相起无常性故。何故一切法常?谓诸相起即是不起,无所有故,无常性常。是故,我说一切法常。”,对此处经文中的一切法“无常”与“常”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针对“如来为众生说法的四种问答方式”,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1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数论与胜论,言有非有生,如是等诸说,一切皆无记。”理解正确的有?
判断题 每题1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桌子、椅子是“词语”。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由于不具有觉知正确的道理和原因的能力,在未来的道路上会有低智臆度者,对于远离四句、泯灭二边的解脱之法,根本不感兴趣。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大慧!不记说者,欲令外道永得出离作者见故。”这里的不记,也译作无记,意思是没有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