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4/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讨论 | 贡献
第223行: 第223行:
-因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在楞伽城讲法。
-因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在楞伽城讲法。
+因为这部经一开张,就把佛陀的三时教法的教理体系的纲领讲出来了。
+因为这部经一开张,就把佛陀的三时教法的教理体系的纲领讲出来了。
{什么是佛陀弟子们在结集佛陀的经典的时候,结集佛陀的言教的时候的原则?(  )
|type="[]" coef="2"}
-简化佛陀的言教
+被我如此这般的听说过的
-适当解释佛陀的言教
+如是我闻
{看到“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我们应该(  )。
|type="[]" coef="2"}
+第一,要知道下边记述的都是当时佛陀讲课的真实场景、真实教诲,要生信。
+第二,我们作为末法时期的后世弟子,我们对佛陀言教的学习也应该秉持着“如是我闻”这样一个基本精神。
+经中怎么说的,我们怎么听的,就如实的学习。
+不要加上那些自己的妄见。
{佛经都是用“一时”,为什么?(  )
|type="[]" coef="2"}
+这是印度人的习惯。
-集结佛经的时候,忘记佛陀具体是什么时候说法的了。
-这是佛陀的规定。
+特别在佛教,他认为时间是虚妄的,没有必要执著着那个具体的时刻。
{在这个楞伽城中,佛陀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说明今天听法的对象有?(  )
|type="[]" coef="2"}
+比丘
+菩萨
-优婆塞
-优婆夷
{五法指的是哪五种法?(  )
|type="[]" coef="2"}
+相
+名
+妄想
-分别
+正智
+如如
{三自性指的是哪三种自性?(  )
|type="[]" coef="2"}
+遍计所执自性
+依他起自性
-无自性性
+圆成实自性
{“诸识”,有几个识?(  )
|type="[]" coef="2"}
+广说这个识有八个,所以叫八识。
+略说可以说有三个。
+也可以说有两个。
+其实识只有一个。
{佛陀的三时教法的教理体系是什么?(  )
|type="[]" coef="2"}
+五法
+三自性
-四重二谛
+八识
-究竟中观
+二无我
{依照《解深密经》,佛陀的整个的教理体系,可以分成三套名言系统,分别是?(  )
|type="[]" coef="2"}
+初时教法
+二时教法
+三时教法
-人天乘教法
{二时教法的究竟中观指的是?(  )
|type="[]" coef="2"}
-四重二谛的中观
+泯灭二边的中观
-既不生也不灭的中观
+因不生故不灭的中观
{八识就是指的是哪八识?(  )
|type="[]" coef="2"}
+眼识、耳识
+鼻识、舌识
+身识、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quiz>
</quiz>
BK、BW、FW、JC、JM、L2、L4、LF、LK、MAIN、QA、V0、VF、ZY、行政员用户查核员评论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监督员管理员、writer
4,762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