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L4、LK、MAIN、QA、writer
3,127
个编辑
第1行: | 第1行: | ||
=破增益的抓手= | =二时三时破增益比较= | ||
==三时教法破增益的抓手== | ==破增益的抓手== | ||
===三时教法破增益的抓手=== | |||
在[[三时教法]]中解构凡夫境界的抓手就是分别。 | 在[[三时教法]]中解构凡夫境界的抓手就是分别。 | ||
* [[分别]]是凡夫的基本特征,凡夫一定分别,只要分别就一定是凡夫。 | * [[分别]]是凡夫的基本特征,凡夫一定分别,只要分别就一定是凡夫。 | ||
* 把凡夫的分别解构了,就是把凡夫境界解构了,这一点很重要。 | * 把凡夫的分别解构了,就是把凡夫境界解构了,这一点很重要。 | ||
==二时教法破增益的抓手== | ===二时教法破增益的抓手=== | ||
在[[二时教法]]中解构凡夫境界的抓手就是凡夫的二边见,简称“二”。 | 在[[二时教法]]中解构凡夫境界的抓手就是凡夫的二边见,简称“二”。 | ||
* “二”是凡夫的基本特征,凡夫一定二,只要二就一定是凡夫。 | * “二”是凡夫的基本特征,凡夫一定二,只要二就一定是凡夫。 | ||
* 把凡夫的二解构了,就是把凡夫境界解构了。 | * 把凡夫的二解构了,就是把凡夫境界解构了。 | ||
=破增益的工具= | ==破增益的工具== | ||
==三时教法破增益的工具== | ===三时教法破增益的工具=== | ||
* 在三时教法中解构的工具、方法就是[[唯识]]——只有心识,没有外境。 | * 在三时教法中解构的工具、方法就是[[唯识]]——只有心识,没有外境。 | ||
在三时教法中,直接安立圣者才能见的阿赖耶识,以[[唯识]]解构凡夫误以为心外有物的这种错误认识,成就圣者的无分别智。 | 在三时教法中,直接安立圣者才能见的阿赖耶识,以[[唯识]]解构凡夫误以为心外有物的这种错误认识,成就圣者的无分别智。 | ||
==二时教法破增益的工具== | ===二时教法破增益的工具=== | ||
* 在二时教法中解构的工具、方法就是[[二谛]]。 | * 在二时教法中解构的工具、方法就是[[二谛]]。 | ||
这就是立足于凡夫的实有见,通过二谛解构成为空性见,进而泯灭二边成就圣者的“因不生故不灭”的不二法门。 | 这就是立足于凡夫的实有见,通过二谛解构成为空性见,进而泯灭二边成就圣者的“因不生故不灭”的不二法门。 | ||
=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
==三时教法的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三时教法的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
把[[分别]]的凡夫用[[唯识]]解构为无分别的圣者,这就是三时教法的基本的理论与修行的路径。 | 把[[分别]]的凡夫用[[唯识]]解构为无分别的圣者,这就是三时教法的基本的理论与修行的路径。 | ||
==二时教法的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二时教法的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
用[[二谛]]对治凡夫的二,进而彻底地泯灭二,这就是把二的凡夫解构为不二的圣者,这就是佛陀二时教法的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用[[二谛]]对治凡夫的二,进而彻底地泯灭二,这就是把二的凡夫解构为不二的圣者,这就是佛陀二时教法的基本理论与修行路径。 | ||
==资粮位凡夫大乘佛法修行路径== | ===资粮位凡夫大乘佛法修行路径=== | ||
# 第一,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当中,以[[二谛]]为手段,把二的凡夫解构为不二的圣者。 | # 第一,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当中,以[[二谛]]为手段,把二的凡夫解构为不二的圣者。 | ||
# 第二,就是在佛陀的三时教法中,以[[唯识]]为手段,把分别的凡夫解构为无分别的圣者。 | # 第二,就是在佛陀的三时教法中,以[[唯识]]为手段,把分别的凡夫解构为无分别的圣者。 | ||
==这两条路径有什么不同?== | ===这两条路径有什么不同?=== | ||
# 抓手不同:一个是二,一个是[[分别]]。 | # 抓手不同:一个是二,一个是[[分别]]。 | ||
# 解构的方法不同:一个是[[二谛]],一个是[[唯识]]。 | # 解构的方法不同:一个是[[二谛]],一个是[[唯识]]。 | ||
# 这两条路径的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立足点]]的不同:二时教法是立足于凡夫境界;三时教法立足于圣者境界。 | # 这两条路径的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立足点]]的不同:二时教法是立足于凡夫境界;三时教法立足于圣者境界。 | ||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是两条相对独立的修行路径== |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是两条相对独立的修行路径=== | ||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是各自具有鲜明特点的两条相对独立的修行路径。为什么要强调相对独立? |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是各自具有鲜明特点的两条相对独立的修行路径。为什么要强调相对独立? | ||
* 这就是要表达佛陀的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这两个体系既然相对独立就不能混学、不能混讲。 | * 这就是要表达佛陀的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这两个体系既然相对独立就不能混学、不能混讲。 | ||
* 三时教法中的世俗与胜义、世俗谛与胜义谛,千万不要等同于二时教法中的二谛的世俗谛与胜义谛。如果这一点搞不清,以为二时、三时中的世俗与胜义、世俗谛与胜义谛都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的混讲一定搞乱思想,成为相似佛法。 | * 三时教法中的世俗与胜义、世俗谛与胜义谛,千万不要等同于二时教法中的二谛的世俗谛与胜义谛。如果这一点搞不清,以为二时、三时中的世俗与胜义、世俗谛与胜义谛都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的混讲一定搞乱思想,成为相似佛法。 | ||
=二谛与唯识= | ==二谛与唯识== | ||
二时教法的[[二谛]]与三时教法的[[唯识]],仅仅是解构的方法、手段、工具,仅仅是解构的善巧。 | 二时教法的[[二谛]]与三时教法的[[唯识]],仅仅是解构的方法、手段、工具,仅仅是解构的善巧。 | ||
==对二谛和唯识的巨大误解== | ===对二谛和唯识的巨大误解=== | ||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来,有太多的佛学家把[[二谛]]和[[唯识]]当作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来理解。 |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来,有太多的佛学家把[[二谛]]和[[唯识]]当作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来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