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2
个编辑
第28行: | 第28行: | ||
* 在佛陀的三时教法里边,如果说空只能空外境,就是空那个毛,就是这个“空境不空心”。 | * 在佛陀的三时教法里边,如果说空只能空外境,就是空那个毛,就是这个“空境不空心”。 | ||
===对唯识的误解=== | |||
千百年来,中观学者死死地抓住唯识的“空境不空心”这一点,认为中观是“心境俱空”,而唯识“境空心不空”,所以唯识水平太低了。 | 千百年来,中观学者死死地抓住唯识的“空境不空心”这一点,认为中观是“心境俱空”,而唯识“境空心不空”,所以唯识水平太低了。 | ||
第36行: | 第36行: | ||
* 阿赖耶识不能空,这是唯识的特点,是唯识的殊胜。 | * 阿赖耶识不能空,这是唯识的特点,是唯识的殊胜。 | ||
=转= | ==转== | ||
描述大乘佛法的修行,就是两个字:第一是“空”,第二就是这个“转”。 | 描述大乘佛法的修行,就是两个字:第一是“空”,第二就是这个“转”。 | ||
第52行: | 第52行: | ||
* 在三时教法里边,六识是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在三时教法里边,六识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在三时教法里六识不能空,要转。 | * 在三时教法里边,六识是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在三时教法里边,六识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在三时教法里六识不能空,要转。 | ||
== | ==佛陀的二时教法的修行,核心是“空”;佛陀三时教法的修行的核心是“转”。== | ||
<noinclude> | <noinclude> |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
</noinclude> | </no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