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偈颂-47”的版本间差异

删除1,422字节 、 2021年5月26日 (三) 17:00
无编辑摘要
 
第22行: 第22行:
“愚夫妄分别”,所以分别是妄、是错误的,才叫分别。为什么说“分别”是“妄”?以为心外有世界,以为桌椅板凳、山河大地很真实,以为我在这真实的山河大地、欲界、色界、无色界当中轮回呢。这就是“愚夫妄分别”。
“愚夫妄分别”,所以分别是妄、是错误的,才叫分别。为什么说“分别”是“妄”?以为心外有世界,以为桌椅板凳、山河大地很真实,以为我在这真实的山河大地、欲界、色界、无色界当中轮回呢。这就是“愚夫妄分别”。


所以学三时教法一定得要知道什么叫分别。如果连这都不知道,瑜伽行派就没法学,唯识就没法学,为什么?讲唯识,唯识讲只有内在的心识,没有心识外的境界,如果你认同了唯识就无分别了,你之所以在分别,就是认为心识之外有没有世界?对于我们凡夫来讲,我们认为心外有没有世界?有世界嘛!居然有一位大师,我最近这两天在网上看到的,居然他说唯识不能是识外无境,为什么?这识外的境界是我们凡夫的常识,你连这个都给搞没了吗?居然说不能识外无境,为什么你居然认为心外没世界?太违背众生常识了嘛!你说佛说的法,他还不能违背凡夫的常识,我们要强调的是佛陀说的法,他都不是违背凡夫的常识,是要颠覆我们凡夫的常识,这才是智者,唯识的伟大跟可贵,就是告诉我们,你以为心外有世界就是一场错觉。因为只要认为心外有世界就是分别,我表达清楚了吧?
三时教法说的分别,在《楞伽经》当中,90%出现的“分别”这个词指的都是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不是指我们凡夫对心外世界的判断。所以“愚夫妄分别”,而“诸圣离有无”,诸圣者是远离这种分别的有无境界的。
所以三时教法说的分别,在《楞伽经》里边90%出现的分别这个词指的是什么?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不是指我们凡夫对心外世界的判断。 说走过一人,我装看不见,我不判断他是男的是女的。说着你看,我无分别,这个不叫无分别,你只要认为心外有个人,这就已然是分别了,你甭管你判断不判断他是男的女的,你已然怎么样?分别了。所以愚夫妄分别,诸圣者是远离这种分别的有无境界的,所以大家注意,二是凡夫的特点,分别也是凡夫的特点,其实分别也是一种二,是什么分别?能所分离的二、能跟所俩对立的,认为没有所就没能,没能就没所,也是二,但是分别的二跟我们普通说的二是分别跟我们普通二时教法说的,谁更基本,分别更基本,各位,把分别解构了,其实就把二也彻底解构了,所以你只要知道“愚夫是妄分别,圣者就远离了有无的二边之二”,
 
二是凡夫的特点,分别也是凡夫的特点,其实分别也是一种二,分别是能所分离的二,能跟所俩对立的。分别的二和二时教法说的“二”,谁更基本?分别更基本。把分别解构了,其实就把二也彻底解构了。所以你只要知道愚夫是妄分别,圣者就远离了有无的二边之“二”了。
JC、L4、LK、MAIN、QA、writer
3,1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