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2
个编辑
第1行: | 第1行: | ||
《楞伽经》导读002 | |||
《解深密经》三时判教——初级考题 | |||
《楞伽经》导读002 | 《楞伽经》导读002 | ||
《解深密经》三时判教——初级考题 | 《解深密经》三时判教——初级考题 | ||
第133行: | 第136行: | ||
-菩提心 | -菩提心 | ||
+佛教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 | +佛教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 | ||
{《金刚经》和《楞伽经》中,同样是“心”字,梵文是citta,词都是一个,但是在这两部经当中表达的法义是非常不同的。为什么?( ) | {《金刚经》和《楞伽经》中,同样是“心”字,梵文是citta,词都是一个,但是在这两部经当中表达的法义是非常不同的。为什么?(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40行: | 第143行: | ||
+因为《金刚经》和《楞伽经》分属两套不同的佛法的名言系统。 | +因为《金刚经》和《楞伽经》分属两套不同的佛法的名言系统。 | ||
-因为“心”要根据语境做不同的理解。 | -因为“心”要根据语境做不同的理解。 | ||
{学通、学懂佛教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 | {学通、学懂佛教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47行: | 第150行: | ||
-要学习藏传佛教。 | -要学习藏传佛教。 | ||
+要能够理解佛教体系的内部结构。 | +要能够理解佛教体系的内部结构。 | ||
{在佛教史上,梳理佛教理论体系内部结构的这项工作叫什么?( ) | {在佛教史上,梳理佛教理论体系内部结构的这项工作叫什么?(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54行: | 第157行: | ||
-传承 | -传承 | ||
+判教 | +判教 | ||
{哪种判教应该是最权威的、最值得信赖的?( ) | {哪种判教应该是最权威的、最值得信赖的?(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68行: | 第171行: | ||
-《如来藏经》 | -《如来藏经》 | ||
-《胜鬘经》 | -《胜鬘经》 | ||
{初时教法对应的就是( )乘,也叫做小乘。( ) | {初时教法对应的就是( )乘,也叫做小乘。(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75行: | 第178行: | ||
-如来乘 | -如来乘 | ||
-人天 | -人天 | ||
{二时教法跟三时教法是( )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乘。 | {二时教法跟三时教法是( )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乘。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82行: | 第185行: | ||
+菩萨 | +菩萨 | ||
-人天 | -人天 | ||
{依据《解深密经》的判教,大乘佛法是分成了几个体系?( ) | {依据《解深密经》的判教,大乘佛法是分成了几个体系?(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89行: | 第192行: | ||
-四个 | -四个 | ||
-一个 | -一个 | ||
{在印度后来出现了一些有修有证而又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学术水平的一些大德祖师,他们对佛陀的什么教法,分别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梳理?( ) | {在印度后来出现了一些有修有证而又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学术水平的一些大德祖师,他们对佛陀的什么教法,分别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梳理?(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196行: | 第199行: | ||
-初时教法和三时教法 | -初时教法和三时教法 | ||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 |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 | ||
{对佛陀二时教法进行梳理的学派,我们就叫做什么派?( ) | {对佛陀二时教法进行梳理的学派,我们就叫做什么派?(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210行: | 第213行: | ||
-应成派 | -应成派 | ||
-唯识派 | -唯识派 | ||
{十二缘起其实就是属于佛陀的几时教法的法?( ) | {十二缘起其实就是属于佛陀的几时教法的法?(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222行: | 第225行: | ||
+二时教法 | +二时教法 | ||
-三时教法 | -三时教法 | ||
{《楞伽经》讲“自心所现”,它是佛陀几时教法的法?( ) | {《楞伽经》讲“自心所现”,它是佛陀几时教法的法?(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第228行: | 第231行: | ||
-二时教法 | -二时教法 | ||
+三时教法 | +三时教法 | ||
{我们这次《楞伽经》导读的课程,不仅要逐字逐句地学习《楞伽经》的经文,还要借学习《楞伽经》的机会,全面系统地阐述( )教法的教理体系,也就是讲瑜伽行派的思想,说的再通俗一点讲唯识。(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初时 | -初时 | ||
第235行: | 第238行: | ||
+三时 | +三时 | ||
-大乘 | -大乘 | ||
{在藏传佛教里边,除了格鲁之外,宁玛的大圆满、噶举的大手印、萨迦的道果法、觉囊的时轮金刚,这些各派的修法,它所依止的显教的教理都是( )。(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初时教法 | -初时教法 | ||
第418行: | 第421行: | ||
+正确 | +正确 | ||
-错误 | -错误 | ||
[[Category:净名百科]] | [[Category:净名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