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12/内容提要”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导入1个版本
1228修订1-16讲内容提要>王东辉
(导入1个版本)
第1行: 第1行:
'''《楞伽经》导读012'''——'''1-02-05愿闻自证法究竟大乘道'''
'''《楞伽经》导读012'''——'''1-02-05愿闻自证法究竟大乘道'''


'''内容提要'''  
== '''内容提要''' ==


=== '''一、经文解读:''' ===
==='''一、经文解读:''' ===


1.第十颂,'''“我念去来世,所有无量佛,菩萨共围绕,演说楞伽经”'''。
1.第十颂,'''“我念去来世,所有无量佛,菩萨共围绕,演说楞伽经”'''。
第45行: 第45行:
'''三时教法的特点就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它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凡夫境界。第二,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圣者境界。第一件事就是破增益,第二件事就是补损减。因此大家注意,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讲的破增益、补损减的法,才是“究竟大乘道”'''。什么是究竟?就是彻底地,用佛教的另一个语言讲就是了义的。 所以佛陀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给凡夫说法,破增益、补损减,这是了义法,是了义的大乘道。
'''三时教法的特点就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它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凡夫境界。第二,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圣者境界。第一件事就是破增益,第二件事就是补损减。因此大家注意,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讲的破增益、补损减的法,才是“究竟大乘道”'''。什么是究竟?就是彻底地,用佛教的另一个语言讲就是了义的。 所以佛陀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给凡夫说法,破增益、补损减,这是了义法,是了义的大乘道。


=='''经文部分:''' ==
== '''经文部分''' ==


deśanānayanirmuktaṃ pratyātmagatigocaram |
deśanānayanirmuktaṃ pratyātmagatigocaram |
第54行: 第54行:


【實譯】我念去來世,所有無量佛,菩薩共圍遶,演說楞伽經。
【實譯】我念去來世,所有無量佛,菩薩共圍遶,演說楞伽經。


smarāmi pūrvakair buddhair jinaputrapuraskṛtaiḥ |
smarāmi pūrvakair buddhair jinaputrapuraskṛtaiḥ |
第103行: 第104行:
願佛天人師,入摩羅耶山,夜叉及妻子,欲得摩訶衍。
願佛天人師,入摩羅耶山,夜叉及妻子,欲得摩訶衍。


【實譯】夜叉男女等,渴仰於大乘,自信摩訶衍,亦樂令他住。
【實譯】夜叉男女等,渴仰於大乘,自信摩訶衍,亦樂令他住。<ref>黃注:這頌中的第二行與第14頌第三行對應。</ref>




第112行: 第113行:
【菩譯】甕耳等羅刹,亦住此城中。
【菩譯】甕耳等羅刹,亦住此城中。


【實譯】惟願無上尊,爲諸羅刹衆,甕耳等眷屬,往詣楞伽城。
【實譯】惟願無上尊,爲諸羅刹衆,甕耳等眷屬,往詣楞伽城。<ref>黃注:這頌中的“惟願無上尊”,“往詣楞伽城”,與第15頌第二行對應。</ref>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