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Admin移动页面楞伽经课后自测007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不留重定向:文本替换 - 替换“楞伽经课后自测007”为“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
楞伽经教材>Admin
第2行: 第2行:


=='''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
1、净名精舍依止《解深密经》中,由胜义生菩萨说,但得到了佛陀印可的纵向判教,分别是( )、( )、( )。
2、三时教法的纲领当中的三自性,指的是( )、( )、( )。
3、“境界自心( )”,就是凡夫所感知到的种种事物,无非是凡夫心的显现而已。境界既然是凡夫心的显现,就说明它们不是心外的某种真实的存在。
4、佛陀说法主要是两件事。破增益和补损减,对于我们凡夫来说,( )是重头戏。
5、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citta这个梵文词一般表示(); hṛdaya它的本意是心脏,引申义是指一种理论的()。请用导读课的词汇回答。
6、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楞伽经》的这个经文“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的“心”对应的就是()。请用梵文词回答(ṛ可以用r代替)。
7、佛陀有一次在楞伽城要说法了,到会的有出家的比丘,还有很多在家的大菩萨,大菩萨都通达了(),(),(),(),()。他们都善知()这个法义。请用导读课中的概念回答。
<hr class="">


== '''二、在线测试题''' ==
== '''二、在线测试题''' ==
第30行: 第14行:
{佛经里的“心”对应的梵文是citta和hṛdaya,表示“核心”、“要义”的是(    )。
{佛经里的“心”对应的梵文是citta和hṛdaya,表示“核心”、“要义”的是(    )。
|type="()" coef="2"}
|type="()" coef="2"}
-citta
-A、citta
+hṛdaya
+B、hṛdaya
-kṛ
-C、kṛ
-ālaya
-D、ālaya


{在《楞伽经》的经文中,“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梵文是(  ),表示精神活动。
{在《楞伽经》的经文中,“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梵文是(  ),表示精神活动。
|type="()" coef="2"}
|type="()" coef="2"}
-hṛdaya
-A、hṛdaya
-kṛ
-B、kṛ
-gocara
-C、gocara
+citta
+D、citta


{《楞伽经》的核心纲要是 (    )。
{《楞伽经》的核心纲要是 (    )。
|type="()" coef="2"}
|type="()" coef="2"}
-三法印
-A、三法印
-二谛
-B、二谛
-四谛
-C、四谛
+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D、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境界自心现”的第一重含义是指(  )。
{“境界自心现”的第一重含义是指(  )。
|type="()" coef="2"}
|type="()" coef="2"}
-缘生性空
-A、缘生性空
-磕大头
-B、磕大头
+凡夫心的行处
+C、凡夫心的行处
-空性
-D、空性


{“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这里“游戏”指 (    )。
{“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这里“游戏”指 (    )。
|type="()" coef="2"}
|type="()" coef="2"}
-大菩萨是游戏高手
-A、大菩萨是游戏高手
-大菩萨把游戏当作真实
-B、大菩萨把游戏当作真实
+大菩萨在度化众生时游刃有余的状态
+C、大菩萨在度化众生时游刃有余的状态
-大菩萨沉迷游戏中
-D、大菩萨沉迷游戏中


{众生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法华经》中的哪一品?(  )
{众生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法华经》中的哪一品?(  )
|type="()" coef="2"}
|type="()" coef="2"}
-方便品
-A、方便品
-妙音菩萨品
-B、妙音菩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C、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陀罗尼品
-D、陀罗尼品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这是佛对哪类菩萨的加持?(  )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这是佛对哪类菩萨的加持?(  )
|type="()" coef="2"}
|type="()" coef="2"}
-凡夫地
-A、凡夫地
-二地
-B、二地
-八地
-C、八地
+十地
+D、十地


{在楞伽经导读课程中,初地菩萨到成佛,修道位菩萨修行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在楞伽经导读课程中,初地菩萨到成佛,修道位菩萨修行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type="()" coef="2"}
|type="()" coef="2"}
-三个阶段
-A、三个阶段
-五个阶段
-B、五个阶段
-八个阶段
-C、八个阶段
+十二个阶段
+D、十二个阶段


{十地菩萨们“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菩萨为什么从佛国净土来到我们娑婆世界?(  )
{十地菩萨们“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菩萨为什么从佛国净土来到我们娑婆世界?(  )
|type="()" coef="2"}
|type="()" coef="2"}
+给凡夫示现听佛说法,示现闻法要无厌足
+A、给凡夫示现听佛说法,示现闻法要无厌足
-喜欢来娑婆世界看看山水
-B、喜欢来娑婆世界看看山水
-觉得释迦佛讲法讲的不透彻,替代佛来度化众生
-C、觉得释迦佛讲法讲的不透彻,替代佛来度化众生
-他们隔一段时间要互相见面喝点茅台
-D、他们隔一段时间要互相见面喝点茅台


{十地菩萨都给凡夫示现要听佛说法,说明什么?(    )。
{十地菩萨都给凡夫示现要听佛说法,说明什么?(    )。
|type="()" coef="2"}
|type="()" coef="2"}
-磕大头最重要,是修行的唯一入门路径
-A、磕大头最重要,是修行的唯一入门路径
+大菩萨尚且要闻法,凡夫必须闻法不厌足
+B、大菩萨尚且要闻法,凡夫必须闻法不厌足
-不懂法义盘腿打坐是最大的佛法修行
-C、不懂法义盘腿打坐是最大的佛法修行
-十地菩萨没有能力度化众生
-D、十地菩萨没有能力度化众生


{“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意思是说(  )。
{“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意思是说(  )。
|type="()" coef="2"}
|type="()" coef="2"}
-大慧菩萨坐在佛的对面、前排就座
-A、大慧菩萨坐在佛的对面、前排就座
+大慧菩萨是这部《楞伽经》的当机菩萨
+B、大慧菩萨是这部《楞伽经》的当机菩萨
-大慧菩萨喝酒喝多了,上头了
-C、大慧菩萨喝酒喝多了,上头了
-大慧是凡夫位菩萨
-D、大慧是凡夫位菩萨


{对“识”的划分,为什么会有八个识、三个识、两个识,一个识,这么多种划分方法?(  )
{对“识”的划分,为什么会有八个识、三个识、两个识,一个识,这么多种划分方法?(  )
|type="()" coef="2"}
|type="()" coef="2"}
-佛没事闲的。
-A、佛没事闲的。
-佛陀自己也糊涂了。
-B、佛陀自己也糊涂了。
-“识”是很多事物,有时是八个,有时是三个,有时是两个,有时是一个。
-C、“识”是很多事物,有时是八个,有时是三个,有时是两个,有时是一个。
+从识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的不同的功能上进行划分的而已。
+D、从识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的不同的功能上进行划分的而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对应的“心”是指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对应的“心”是指 (  )。
|type="()" coef="2"}
|type="()" coef="2"}
-凡夫境界的心
-A、凡夫境界的心
+核心要义
+B、核心要义
-精神活动
-C、精神活动
-圣者境界的心
-D、圣者境界的心
 


</quiz>
</quiz>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