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与行善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空性与行善

有的人听了空性以后说:“什么都空了,那我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什么都不做了嘛,既然都是空,我干什么?”大家注意,目前你只是知道了空性,听说了空性,并未证得空性。从听闻知道空性,到能够证得空性,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是要经过无住而修六度才能实现的。所以听了空性,就觉得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什么都不做了,是为原本就不想干、不想做、原本就很懒惰的心态找个借口而已。从听闻到空性,到能够证得空性,这中间要无住修六度,这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所以听了空性,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恰恰要努力地去干。即便就我们目前仅仅听闻空性的境界而言,如果没有听闻到空性的道理,不懂得空性的道理,也许我们世间的善法即一切利益众生的事儿,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做,也就是说可做可不做,做也是有条件地做。因为没有听过空性的众生,心中一定有着强烈的我执。现在终于听闻到了空性,知道了空性,不是因此什么都不做,而恰恰相反:世间的一切善法,一切利益众生的事儿,这个时候不仅得做,而且必须得做,反而是没有选择的了,是无条件的了,因为无我。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

所以听闻到空性,不是什么都不做了,而是要基于空性而发起度一切众生的世俗谛菩提心,基于这个世俗谛菩提心,要没有选择地、没有条件地去利益一切众生。其实世俗谛菩提心,是基于空性而发起的,基于空性发起的世俗谛菩提心才是真实的菩提心。那些大菩萨们发愿度一切众生,而度了众生还要觉得自己一个没度,行布施还要无住而布施,无住修六度,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这是基于空性而生起的真实菩提心。正是基于空性而生起的菩提心,才使得我们度了众生实无众生得度,才是无住而行布施。因为空性所以无住,无住修六度,因此成佛的涅槃是无住涅槃,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