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佛教信仰的思想基础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净名百科
要对佛教生起信仰,首先要认同三世说生命观。不能认同三世说生命观者可当成知识学习,但难以真信佛教。三世说生命观是理解佛法基础。第二,要理解生命充满苦。佛陀证道后首讲生命苦。佛陀教化40余年,一直讲生命苦,从八苦等角度阐述生命种种苦。佛陀讲生命苦,目的是使人认同生命苦,生起厌离心,求涅槃。若人不求涅槃,佛陀教法无人采纳。所以学习佛法第二要义是认同生命苦,生起厌离心。生命苦是佛教核心教义。不认同生命苦,难以理解佛法。生命苦说出生老病死等现象之余,更指存在根本上的苦,即五蕴炽盛之苦。五蕴炽盛之苦源自我执,且涉及名色身心等深层问题,难以一言语道尽。要理解生命苦须通过学习与体验。三世说生命观让人看破生死,认同生命苦。两者相继,方能真信佛教,修学佛法。然而,此两点也只是佛教信仰之基础,尚需通过修行实践,方能体得生命真谛,证得涅槃乐土。生起对生命苦的认同,会产生厌离现世、求解脱的心。此心可引至修行,得涅槃解脱。若无此,尽学佛法亦难证果。出离心是学习佛法的重要动机,令人真正踏上解脱之道。三世说生命观与对生命苦的理解,是佛教信仰与修行的两大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