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2
个编辑
(建立内容为“=三个自性= *第一个自性parikalpita-svabhāva,实叉难陀译为妄计自性,玄奘法师译为'''遍计所执自性'''。 *第二个自性paratantra-s…”的新页面) |
|||
第1行: | 第1行: | ||
=三个自性= | =三个自性= | ||
*第一个自性parikalpita-svabhāva,实叉难陀译为妄计自性,玄奘法师译为'''遍计所执自性'''。 | *第一个自性parikalpita-svabhāva,实叉难陀译为妄计自性,玄奘法师译为'''遍计所执自性'''。 | ||
*第二个自性paratantra-svabhāva,实叉难陀译为缘起自性,玄奘法师译为'''依他起自性'''。 | *第二个自性paratantra-svabhāva,实叉难陀译为缘起自性,玄奘法师译为'''依他起自性'''。 | ||
第6行: | 第7行: | ||
自性(svabhāva)——在佛教里这个自性就等同于存在,存在就是有自性。无自性就是不存在,不存在着无自性的存在,这一点非常重要。 | 自性(svabhāva)——在佛教里这个自性就等同于存在,存在就是有自性。无自性就是不存在,不存在着无自性的存在,这一点非常重要。 | ||
由于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因此在三时教法里讲三个自性就是三种存在。三自性是三时教法的纲领。 | |||
=遍计所执自性= | =遍计所执自性= | ||
第22行: | 第23行: | ||
圆成实自性就是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真如。 | 圆成实自性就是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真如。 | ||
==事上定义圆成实自性== | ===事上定义圆成实自性=== | ||
佛陀证悟的真实性,在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的三时教法中,表诠、直陈,给它起名“真如”、“如来藏心”,还有圆成实自性,这是圣者认为的真实存在,但凡夫见不到。 | |||
==理上定义圆成实自性== | ===理上定义圆成实自性=== | ||
遍计所执自性根本不存在这个道理,是圆成实自性,这是有些经典中对圆成实自性的一种遮诠定义。 | 遍计所执自性根本不存在这个道理,是圆成实自性,这是有些经典中对圆成实自性的一种遮诠定义。 | ||
♦注意,在理上的定义是方便说,事上的定义才是究竟说。 | ♦注意,在理上的定义是方便说,事上的定义才是究竟说。 | ||
♦《楞伽经》对圆成实自性的表述是事上的,不是理上的,《楞伽经》后边的经文对圆成实自性的定义是“圣者的自证圣智所行真如”,这个“真如”是圆成实自性,又名“如来藏心”。 | |||
==圆成实自性和遍计所执自性正好相反== | |||
♦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认为存在,而圣者认为不存在。 | |||
♦圆成实自性是圣者认为的真实存在,而凡夫见不到。 | |||
♦遍计所执自性就是那个“毛”,圆成实自性就是真如。 | |||
=依他起自性= | |||
“依他起”梵文是paratantra,para是“其他”的意思,tantra有“依持”、“依续”的意思。依他起自性以字面意思解释,即是需要依靠其他事物才能成立的自性。依他起性是三自性的核心。 | |||
==参考:三自性图表== | ==参考:三自性图表== | ||
{{JM:三自性图表}} | {{JM:三自性图表}} |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