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偈颂-19”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413字节 、 2021年5月25日 (二) 21:02
无编辑摘要
(建立内容为“=而彼本无起,自心所取离,能取及所取,与彼波浪同。= na tasya vidyate vṛttiḥ svacittaṃ grāhyavarjitam | grāhye sati hi vai grāhas…”的新页面)
 
 
第1行: 第1行:
=而彼本无起,自心所取离,能取及所取,与彼波浪同。=
=尔时世尊以颂答曰:青赤诸色像,浪中不可得,言心起众相,开悟诸凡夫。=
na tasya vidyate vṛttiḥ svacittaṃ grāhyavarjitam |
nīlaraktaprakāraṃ hi taraṃgeṣu na vidyate |


grāhye sati hi vai grāhas taraṃgaiḥ saha sādhyate || 109 ||
vṛttiś ca varṇyate cittaṃ lakṣaṇārthaṃ hi bāliśān || 108 ||


【求译】彼业悉无有,自心所摄离,所摄无所摄,与彼波浪同。
【求译】尔时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诸杂色,波浪悉无有,采集业说心,开悟诸凡夫。


【菩译】彼业悉皆无,自心离可取;可取及能取,与彼波浪同。
【菩译】尔时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诸杂色,波中悉皆无;说转识心中,为凡夫相说。


【实译】而彼本无起,自心所取离,能取及所取,与彼波浪同。
【实译】尔时世尊以颂答曰:青赤诸色像,浪中不可得,言心起众相,开悟诸凡夫。


“而彼本无起。”下一个偈颂,是连着的。“而彼本无起”,根本就没有什么生起的。“自心所取离,”离就是抛弃,就是摒弃,就是扔掉,把什么扔掉?自心所取。


“能取及所取,与彼波浪同”,就像前面说的譬喻大海和海上升起的波浪,是一样的。
“尔时世尊以颂答曰:青赤诸色相,浪中不可得。”。根本就不存在,遍计所执自性就是不存在。存在的就是对这不存在的错觉,误以为它存在。所以“青赤诸色相,浪中不可得”。求那跋陀罗译的更彻底,叫“悉无有”,根本没有。菩提流支译的是“悉皆无”。这三位翻译家在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译得很好,就是根本不存在。
 
“言心起众相,开悟诸凡夫。”说心生起了种种的相,只是为了去开悟凡夫,为了这样的原因,我才比喻说海生起了浪花,这只是为了度众生而已。
JC、L4、LK、MAIN、QA、writer
3,127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