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楞伽经导读
免责声明
楞伽经导读
搜索
查看“楞伽经导读054/内容提要”的源代码
←
楞伽经导读054/内容提要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楞伽经》导读054''' '''2-04-01百八种句皆应听受''' == 内容提要 == === 一、大慧菩萨为什么问了佛陀很多世间法的小问题? === 大慧菩萨提出了100多个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切中佛陀三时教法思想核心的大问题,但也有很多是世间法的小问题。有人就很诧异,为什么大慧菩萨会问这些小问题?而且这些小问题还被佛陀又复述了一遍,略显深长,似乎有点啰嗦。其实这是表法,前面我们反复强调了,大慧菩萨不是为自己而问,而是代众生而问。既然是代众生而问,就得问出点众生的味道。大家设想一下,假如佛陀今天又一次化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你见到佛陀,你会问什么问题?众生会问什么问题?大概只会问这些世间法的小问题。 看看当今自觉自己是佛教徒的人,到寺院里去干了些什么,无非就是点上所谓高香,其实大多都是劣质产品,在佛像前磕几个头,跪在那很虔诚的样子,有的心中默念,有的口中畅言,不过就是祈求父母长寿、子女升学、自己发财、找对象、求生子等等这些世间法。你见过在寺院里跪在佛像前发菩提心的吗?你见过跪在佛像前是祈请佛陀加持,早日证空性、见实相或早日证唯识性、攀缘真如的吗?几乎见不着。您此时此刻能打开喜马拉雅APP,听听《楞伽经导读》《金刚经导读》课程,这已经是甚难稀有了,要为自己点个赞。 从另一个角度讲,大慧菩萨问了几十个小问题,佛陀又把这些小问题复述了一遍,而且说还有很多小问题,你大慧可以问而没问,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世间的小问题何止是这几十个?可以问出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有本著名的书就叫《十万个为什么》,何止十万?在《楞伽经》上一段经文最后一个偈颂里,有一个梵文词subahu,就是无量无数的意思,这些小问题其实无量无数,问不完。在《楞伽经》后面的经文中,佛陀也没有对大慧菩萨提的这些小问题一一回答,没必要一一回答。 === 二、“如先佛所说,一百八种句,一一相相应,远离诸见过。亦离于世俗,言语所成法。我当为汝说,佛子应听受。” === “一百八种句”,就是108个句,这里的“句”梵文是pada,用现代汉语直译就是“词”,引申就是范畴的意思。有108对范畴被过去的佛所讲授。“一一相”的“相”,梵文是lakṣaṇa——外相,误以为的凡夫心外事物的相。“一一相相应”,就是这108对范畴与凡夫心外事物的“相”是相应的,就是这108对范畴,可以覆盖了凡夫心外事物的相,也就是不用去回答每一个世间法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全都可以囊括在这108对范畴之中。以这108对范畴,就可以解决世间法的一切问题;用这108对范畴,就可以远离错误的见解。佛陀说,我要宣讲言说法和成就法,次第建立这108对范畴。佛子啊,请听吧。 === 三、108对范畴 === 1、“所谓生句非生句” 这个生句非生句,就是第一对范畴,就是“生”与“非生”组成一对范畴。 凡夫境界“能取”与“所取”之二,导致一切皆二。在凡夫境界的言说法,即可表达为一对一对的二的范畴。但是言说法的二并非是认可二,而是最终要泯灭二,证成就法。 2、“相句非相句” 这个“相”,梵文是lakṣaṇa——外相。 3、“住异句非住异句” “住异”就是《金刚经导读》课程当中讲“无常”,其中生灭无常中有生住异灭的无常,这个“住异”就是生住异灭的住异。 4、空句非空句” 这里的空梵文是śūnyatā,是空性,所以这句应该是“空性句非空性句”。 5、“心句非心句” 这里的心,就是梵文citta,表示那个心识活动的心。 6、“爱句非爱句” 这个爱,梵文是tṛṣṇā,是贪爱,贪爱句非贪爱句。 7、“无影像句非无影像句” 这个无影像,就是nirābhāsa,就是无似相。 8、“标相句非标相句” “标相”,梵文是nimitta,nimitta与lakṣaṇa是近义词,这两个词一般都译作“相”,在《楞伽经》中都表示外相。前边有了lakṣaṇa相句,为了区别,实叉难陀在这里加了一个“标”字。 9、“有句非有句,无句非无句” 对照梵文本,这两句其实是一句,是“有无相待句非有无相待句”。 10、“俱句非俱句” 这个“俱”,梵文是ubhaya,就是两者都具有的意思。比如说亦有亦无,既是有也是无,这就叫俱。亦常亦断,既是常也是断,这就叫俱。 11、“刹句非刹句” 这里的“刹”,梵文是kṣetra,刹土,所以这句最好翻译为“刹土句非刹土句”。 12、“尘句非尘句” 这里的尘,梵文是aṇu,就是前面讲过的表示最基本的物质存在单位的那个极微、原子、基本粒子。 13、“心句非心句” 注意:这里的“心”,梵文是cintya,用现代汉语翻译最接近的词是“思维”,所以这句应该是“思维句非思维句”,要区别前面那个“心句非心句”。 14、“体性句非体性句” 这里面的“体性”,梵文就是svabhāva,自性,与前面的“自性句非自性句”重复了。 15、“影像句非影像句” 注意前面有无影像,是nirābhāsa,这里边又出现了影像。那么这里的“影像”对应的梵文是bimba,是在照镜子的时候,镜子中的影像,所以这里的影像跟前面的无影像的“影像”是不一样的。 16、“灭句非灭句” 这里的“灭”,梵文是nirodha,就是灭尽定。 17、“灭起句非灭起句” 灭起,梵文是nirodhavyutthana,就是从灭尽定中出定。 18、“相句非相句” 这里边又出现了“相句”,那么梵文是lakṣaṇa,显然与前面的相句重复了。 19、“迷句非迷句” 这个“迷”,梵文就是bhrānti,就是前面我们反复讲过的那个迷惑。 20、“记句非记句” 这个“记”,梵文是vyākaraṇa,是授记的意思,就是佛给八地以上菩萨预记即将成佛。 21、“作句非作句” 这个“作”,就是上一讲我们讲过的kriyā,就是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执为心外的毛的这个行为。凡夫一定作,圣者不作。 22、“住持句非住持句” 这个“住持”,梵文adhiṣṭhāna,是护持、加持的意思。 == 梵汉经文: == {{L2:2-4/001梵}} {{L2:2-4/001繁}} {{L2:2-4/001简}} {{L2:2-4/002梵}} {{L2:2-4/002繁}} {{L2:2-4/002简}} {{L2:2-4/003梵}} {{L2:2-4/003繁}} {{L2:2-4/003简}} == 注释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本页使用的模板:
L2:2-4/001梵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1简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1繁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2梵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2简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2繁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3梵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3简
(
查看源代码
)
L2:2-4/003繁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楞伽经导读054/内容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