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BK:舍卫国”的源代码
←
BK:舍卫国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BK
您没有权限编辑
BK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舍卫]]国 =净名百科= 舍卫城是位于北拘萨罗国。 ==法义诠释== 印度这个国家,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上,跟中国有点不一样,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帝国时期比较长,分裂成小国的时间比较短,而印度相反,更多的时间是小国林立,少数的时间是大一统帝国。释迦牟尼的时代,是一个小国林立的时代,当时有 16 个大国,其中有一个国家叫作“Kauśala”,古译成“拘萨罗国”,这个国家后来分裂成两个国,叫作北拘萨罗国和南拘萨罗国,舍卫城位于北拘萨罗国。舍卫城是当时北拘萨罗国非常重要的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昌明,也是佛陀经常讲法的地方。而在印度有个习惯,有时候称呼一个国家的时候,并不直接称呼这个国家的名字,而是用这个国家比较代表性的城市来称这个国家的名字,所以拘萨罗国,有的时候也就称它为舍卫国。 =维基百科= '''舍卫城'''([[梵语]]:श्रावस्ती,Śrāvastī,[[巴利语]]:Sāvatthī),古[[印度]][[恒河]]中游北岸[[拘萨罗]]国(Kosala)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的[[谢拉瓦斯蒂县]]。相距恒河南岸[[摩揭陀]]国(Magadha)的[[王舍城]]不太远。舍卫城是古印度重要的思想交汇发源地。 ==简介== 在[[佛教]]史上,因为是著名的[[祗园精舍]]所在地,[[释迦牟尼]]长年在此居留说法长达二十多年<ref>《[[僧伽罗刹所集经]]》:「如是世尊于波罗奈国而转法轮。初转此法时,多饶益众生,即于此夏坐。有益于摩竭国王,第二三于灵鹫顶山。第五脾舒离。第六摩拘罗山(白善)。为母故,第七于三十三天。第八鬼神界。第九拘苫毘国。第十枝提山中。第十一复鬼神界。第十二摩伽陀闲居处。第十三复还鬼神界。'''第十四本佛所游处。于舍卫祗树给孤独园。'''第十五迦维罗卫国释种村中。第十六还迦维罗卫国。第十七罗阅城。第十八复罗阅城。第十九柘梨山中。第二十夏坐在罗阅城。第二十一还柘梨山中。于鬼神界不经历余处连四夏坐。'''十九年不经历余处。于舍卫国夏坐。'''如来如是最后夏坐时。于[[跋祗]]境界毘将村中夏坐。」</ref>,因此名闻遐迩,成为佛教[[八大圣地]]之一。7世纪[[玄奘]]法师来此时,舍卫城已经荒废。 ==记载== [[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周六千余里。都城荒顿疆场无纪。宫城故基周二十余里。虽多荒圮尚有居人。谷稼丰气序和。风俗淳质笃学好福。伽蓝数百。圮坏良多。僧徒寡少。学[[正量部]]。天祠百所。外道甚多。 == 注释 == [[Category:二时教法]] [[Category:金刚经导读]] [[Category:净名百科]] [[Category:维基百科]] [[Category:经文分词]] [[Category:百科词条]]
返回至“
BK:舍卫国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BK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