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楞伽经导读027/内容提要”的源代码
←
楞伽经导读027/内容提要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楞伽经》导读027 1-03-14 两重无生''' =='''内容提要'''== ===一、无生是进入大乘佛法的门槛=== 在喜马拉雅《金刚经导读》课程中,讲无生法义是重点中的重点。是否理解无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实领受大乘教法的判据;是否理解无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迈过大乘佛法门槛的判据。不理解无生,就只能在大乘佛法门外徘徊。 在《楞伽经》第三品《无常品》中第91颂里有一句话: 【梵文】anutpāde prasādhyante mama netrī na naśyati 【实译】无生义若存,法眼恒不灭 【求译】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 【菩译】能成无生者,我法不灭坏 用现代汉语解读,就是只要在无生这个法义上能够阐扬出来,佛说我的法眼——佛陀的正法在世间就不会坏灭。换个角度理解,如果无生法义隐没了,那佛陀正法在世间也就等于消失了。所以护持大乘佛法,就是护持佛陀的无生法义。 ===二、两重无生=== 准确地理解无生,要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 第一,凡夫境界压根无生。在《金刚经导读》里讲“四重二谛”的第三重二谛时,用汽车制造厂组装车间的例子,就是讲缘生就是无生。在这个《楞伽经导读》里,又用了眼翳执毛模型,讲凡夫境界,如同把生翳病的眼睛自身显现的似毛的影,误执为心外的毛,毛根本无生。这重无生就是破增益,能够彻底领受这重无生法义,就可以见道登初地,做圣位菩萨。 第二,佛陀证悟的真实性——真如,也是无生。因为真如本然如此,无生无灭,压根就不需要生,这也是无生。能够证得这重无生法义就是补损减,能够彻底证悟这重无生就是攀缘真如,而登八地成不退转圣位菩萨。 注意,登初地证的无生和登八地证的无生是不一样的,佛法讲无生是两重无生。第一重无生是凡夫执著的境界无生,是凡夫境界“从来无,何须生”。第二重无生是佛陀亲证的真如无生,佛证真如“本来有,不须生”。学佛修行,从大乘佛法来讲,就是证这两重无生。 ===三、两种无常=== 在《金刚经导读》里讲过两种无常:生灭无常和无生无常。生灭无常,包括生住异灭的无常,和当生即灭的无常。在二时教法里,生灭无常只是无常的方便说,无常的究竟说是无生无常。注意是以无生法义讲无常,无常的究竟法义就是无生,叫“常无故无常”,这才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法门。 ===四、两重无相=== 第一重是无外相,无nimitta;第二重是无似相,无ābhāsa。 窗帘喻:很多窗帘有两层,里边一层厚的遮挡阳光比喻外相nimitta。外面还有一层薄的纱帘比喻似相ābhāsa。 学佛修行就可以比喻为打开窗帘。第一,当两层窗帘都关上时,屋里一片漆黑,比喻凡夫的无明状态。第二,资粮位、加行位的修行者,就是在努力打开第一层厚窗帘。打开后见到了阳光,这就是证无外相nimitta,但是还隔着纱帘似相ābhāsa,这就是见道登初地的境界。第三,从初地到七地的修行,就是继续努力打开第二层薄纱帘,打开了纱帘,融化在饱满的阳光之中,这就是证无似相ābhāsa,就是登八地亲证如来藏光明。 这就是证两重无相,就是修行次第。当然这只是比喻,亲证如来藏光明,不像太阳那样,光明来自于外面,而是自身的光明。 两种无常、两重无相和两重无生,是打开大乘佛法宝库的三把钥匙。 ===五、“入如来藏,趣于佛地”=== “入如来藏”就是罗婆那王见道了,就进入了圣者境界。“趣于佛地”就是见道了,就进入了修道位。下边要经过修行,一步步地走向佛陀的境界。 =='''经文部分'''== {{L2:1-3/013梵}} {{L2:1-3/013繁}} {{L2:1-3/013简}}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本页使用的模板:
L2:1-3/013梵
(
查看源代码
)
L2:1-3/013简
(
查看源代码
)
L2:1-3/013繁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楞伽经导读027/内容提要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