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楞伽经导读
免责声明
楞伽经导读
搜索
查看“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的源代码
←
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楞伽经》导读007''' '''一、单选题''' 1、佛经里的“心”对应的梵文是citta和hṛdaya,表示核心要义的是( )。 A、citta B、hṛdaya C、kṛ D、ālaya 2、在《楞伽经》的经文中,“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梵文是( ),表示精神活动。 A、 hṛdaya B、kṛ C、ālaya D、citta 3、《楞伽经》的核心纲要是 ( )。 A、三法印 B、二谛 C、四谛 D、五法三自性 八识二无我 4、“境界自心现”的第一重含义是指( )。 A、缘生性空 B、磕大头 C、凡夫心的行处 D、空性 5、“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这里“游戏”指 ( )。 A、大菩萨是游戏高手 B、大菩萨把游戏当作真实 C、大菩萨在度化众生时游刃有余的状态。 D、大菩萨沉迷游戏中 6、大菩萨为什么表现出游刃有余的状态?( ) A、有钱有权 B、具有无量的自在和调伏力 C、个子高 D、懂量子力学 7、经文中经常提到“三昧”,samādhi,音译三摩地,是指大菩萨( )。 A、盘腿功夫一流 B、具有很强的定力 C、能飞在空中 D、会武术 8、经文中提到的“神通”是指菩萨们具有( )。 A、度化众生的方法 B、对治众生的病 C、发菩提心 D、种种的神异的、超常的那种能力。 9、经文中提到的“诸力”是指( )。 A、菩萨们对众生的加持力 B、菩萨们对众生的无比期待 C、菩萨们对众生无明的对治 D、菩萨们对众生使劲儿 10、众生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法华经》中的哪一品?( ) A、方便品 B、妙音菩萨品 C、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D、陀罗尼品 11、“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这是佛对哪类菩萨的加持?( ) A、 初地 B、二地 C、八地 D、十地 12、修道位菩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A、三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八个阶段 D、十二个阶段 13、这些十地菩萨们“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这些菩萨为什么从佛国净土来到我们娑婆世界?( ) A、给凡夫示现听佛说法 B、他们喜欢来娑婆世界看看 C、师父带徒弟 D、他们隔一段时间要互相见面 14、十地菩萨都给凡夫示现要听佛说法,说明什么?( )。 A、磕大头比较重要 B、凡夫必须闻法不厌足 C、盘腿打坐的重要性 D、生命的无常 15、“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意思是说( )。 A、大慧菩萨坐在最上位 B、大慧菩萨是这部《楞伽经》的当机菩萨 C、 大慧菩萨走在最前面 D、大慧是初地菩萨 16、何为当机菩萨?( ) A、菩萨做事当机立断 B、菩萨爱动脑筋 C、菩萨行事风格果断 D、整部《楞伽经》由这位十地菩萨提问,佛回答问题,形成了这部《楞伽经》 17、对“识”的划分,为什么会有八个识、三个识、两个识,一个识,这么多种划分方法?( ) A、佛陀习惯这么说 B、佛陀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划分方法 C、“识”是变化无常的,有时是八个,有时是三个,有时是两个,有时是一个 D、都是从识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的不同的功能上进行划分的而已。 18、《心经》中对应的“心”是指 ( )。 A、凡夫境界的心 B、核心要义 C、精神活动 D、圣者境界的心 '''二、判断题''' 1、心,对应两个梵文词,一个是citta, 一个是car。( ) 2、我们看经文只要看到心这个词,就要认真思考一下,它对应的梵文是citta还是hṛdaya。( ) 3、citta这个梵文词表示精神活动;hṛdaya它的本意是心脏,引申义是指一种理论的核心要点。( ) 4、我们刚读过《楞伽经》的经文“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就是hṛdaya,表示的是精神活动。( )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对应的梵文是hṛdaya不是citta。《心经》的名字是说这部经是讲述“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的核心要义。( ) 6、《楞伽经》前面提到,今天参加会议的大比丘们都通达“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都“善知境界自心现”这个法义。( ) 7、经文“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中,“游戏”,表示大菩萨们在度化众生时,示现和众生一起玩游戏。( ) 8、经文“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中“三昧”,三昧梵文是samādhi。所以三昧是samādhi这个词的音译,这个词还有时候音译为三摩地,意译就是定力,大菩萨们具有很强的定力。( ) 9、经文“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中“神通”,指这些菩萨们具有的种种的神异的、超常的那种能力。( ) 10、经文“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中“诸力”指种种的菩萨们对度化众生的各种方法。( ) 11、经文“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中“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指菩萨可以随着众生的种种的心愿,显现出不同的形态,以方便度化、调伏众生。( ) 12、《华严经》观世音《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就具有这种能力,众生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何身而为说法。( ) 13、经文“一切诸佛手灌其顶”。什么样的菩萨能够获得佛的“手灌其顶”的加持呢?在《楞伽经》的后边有一段有详细的描述,初地菩萨才能够获得佛的“手灌其顶”的加持。( ) 14、修道位可以分为12个阶段,分别叫做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和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一共12个阶段。( ) 15、今天到会的都是大菩萨,他们大到何种程度?这些菩萨们都是初地菩萨以上的菩萨。( ) 16、经中讲十地菩萨都示现来听佛说法。这就告诉我们,整个佛法的修行的历程当中,我们必须闻法不厌足,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听法听够了,听足了,其实远远不够,十地菩萨都给我们示现要听佛说法,而我们没有理由不听法,不读经。( ) 17、须菩提是这个《楞伽经》的当机菩萨,后面都是由须菩提来向佛提问,佛回答须菩提的问题,形成了这部《楞伽经》。( ) 18、 如果不在体系上把判教捋清晰,那么我们学习十二缘起,学习《金刚经》,学习《楞伽经》,就会造成思想的混乱( ) 19、《楞伽经》讲“自心所现”,它属于佛陀的二时教法。( ) 20、 拿《楞伽经》的梵文原本与《楞伽经》在汉传佛教历史上,这三个古老的译本做个对比,菩提流支的译本与现存梵文原本的契合度最高。( ) 21、二时教法的中观指的是彻底泯灭二边的究竟中观。( ) 22、佛陀三时教法的唯识是由“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组成( ) '''三、填空题''' 1、净名精舍依止《解深密经》中,由胜义生菩萨说,但佛陀印可的纵向判教,分别是( )、( )、( )。 2、三时教法的纲领当中的三自性,指的是( )、( )、( )。 3、“境界自心( )”,就是凡夫所感知到的种种事物,无非是凡夫心的显现而已。境界既然是凡夫心的显现,就说明它们不是心外的某种真实的存在。 4、佛陀说法主要是两件事儿。破增益和补损减,对于我们凡夫来说,( )是重头戏。 5、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citta这个梵文词表示(); hṛdaya它的本意是心脏,引申义是指一种理论的()。请用导读课的词汇回答。 6、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楞伽经》的这个经文“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的“心”对应的就是()。请用梵文词回答。 7、佛陀有一次在楞伽城要说法了,到会的有出家的比丘,还有很多在家的大菩萨,大菩萨都通达了(),(),(),(),()。他们都善知()这个法义。请用导读课中的概念回答。 8、佛陀有一次在楞伽城要说法了,到会的有出家的比丘,还有很多在家的大菩萨,大菩萨都通达了(),(),(),(),()。他们都善知()这个法义。请用导读课中的概念回答。 [[Category:净名百科]] [[Category:三时教法]] [[Category:楞伽经导读]] [[Category:楞伽经导读007]] [[Category:楞伽经自测]] [[Category:楞伽经课后自测007]]
返回至“
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