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BK:佛土”的源代码
←
BK:佛土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BK
您没有权限编辑
BK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净名百科'''= ==[[纵向判教]]== [[二时教法]] ==[[横向判教]]== [[破增益]] ='''维基百科'''= '''佛土'''(Buddha-kṣetra,意为“佛陀-什刹”<ref>《佛学大辞典》【刹】(术语)kṣa,又作乞叉,乞洒。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尽不可得之义谓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从Kṣaya(尽)及Akṣara(语,音,文字)之语而释之。金刚顶经曰:「乞叉(二合)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br/>【又】梵名,Ksetra,掣多罗,差多罗,纥差怛罗,刹摩等。译曰土田,国,处。大乘义章十九曰:「刹者,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玄应音义一曰:「刹又作擦,音察,梵云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言国,或言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即刹帝利名守田主,亦是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呾罗,此曰土田也。」法华文句记二曰:「刹者应云刹摩,此云田,即一佛所王土也。」</ref>),又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为[[佛教]]术语。指[[佛]]所住的位处,或佛教化的国土<ref>《[[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ref><ref>《大乘义章》(卷十九):“安身之处号之为土,约佛辨土名为佛土。”</ref>。 ==词义== 梵语kṣetra本意是田、土、国土,音译为什刹 chà(现北京有[[什刹海]],即依此而来)、掣多罗、差多罗、纥差怛罗、刹摩、什刹多罗等。佛刹(应读chà,但普通话音多为shà)是“佛的国土”的意思,可以指[[三千大千世界]],是一方佛教化之世界;因佛寺被视为佛的国土,故也可以指代[[佛寺]]或[[道场]],如“海天佛国”[[普陀山]]。 另外,[[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成道和弘法,中国僧人如[[玄奘]],[[法显]]等前往印度(时称“天竺”)取经,亦将天竺称呼为佛土、佛国、净土。 而在[[日语]]中,佛国(仏国)指的是[[法国]],因“佛”作为“fran-”的音译,汉语里则用“法”字音译。<ref>见《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ref> ==概述== 佛土包括[[净土]]与[[秽土]]。净土是依照佛的[[愿力]]转秽成净,将世界变为弥满法乐之国,犹如天堂,但比天堂庄严之甚多,一般而言没有[[三恶道]],没有[[杀生]]等[[恶业]],[[光明]]与[[七宝]]楼宇充遍,佛、菩萨、阿罗汉圣人在其中专心修道。而秽土则是凡夫居住的世界,有造恶众生,有三恶道,圣凡同居,如我们的[[娑婆世界]]就是秽土,既有吾等凡夫,也有释迦牟尼佛等圣人。 在大乘经典《[[法华经]]》中,记载了弟子曾问释迦牟尼佛:“我们的佛土为什么是秽土,而他方世界的佛国是净土?”释迦佛遂以神力变现,将四周化为庄严净土,以此开示真佛土之所在。在《[[悲华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宝海梵志]]见诸[[行者 (佛教)|行者]]发愿在净土成佛,而在佛前发愿未来世要在秽土世界成佛,度化[[减劫]]之中的苦厄众生,当即得到佛陀的[[授记]]将在娑婆世界秽土成为释迦牟尼佛。 ==净土== ===净土宗=== 依照佛经的描述,在净土,一般没有三恶道与诸恶业,处处在在庄严无染,都是修行的增上缘:佛国随处是象征佛陀智慧慈悲的大光明,楼阁亭台,七宝所成,黄金、琉璃等宝物铺地,宝树中放出法乐,饮食一念即可化现,天上有[[迦陵频伽|神鸟]]随时放出法乐、法语。这些都是佛陀的神力所变现的景象,处处为修行服务,故净土是修行的好去处。按佛陀的[[本愿]],发愿往生净土、满足条件者皆能得到迎接往生。如[[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即是十分著名的净土世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就是依照阿弥陀佛净土思想得以建立。 ===著名净土=== 大乘佛教中著名的净土有: * [[阿弥陀如来]]的[[极乐净土]],位于我们世界的西方,故也称西方净土、西天 * [[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的密严国土世界 ** [[卢舍那如来]]的[[莲华藏世界]],或为大日如来密严国土之异名 * [[阿閦如来]]的[[妙喜世界]],位于我们世界的东方,故也称东方净土,又译为善快世界、妙乐世界、阿比罗提、阿维罗提、阿毘罗提、阿毗罗提等 * [[药师如来]]的[[净琉璃世界]],也位于我们世界的东方,故也称东方净土,又译为琉璃光世界、琉璃世界等 * [[释迦如来]]的无胜庄严国、[[灵山浄土]],佛经载释迦佛[[入灭]]后将常住印度[[灵鹫山]],有缘的真修行人若去此处仍可一睹真容 * [[弥勒菩萨]]的兜率宫小净土,弥勒菩萨下一世即可成佛为[[弥勒佛]],如今住在我们世界天界的[[兜率内院|兜率陀天内院]],将内院转为小净土,如同佛陀净土一样庄严 ==秽土== 秽土是凡夫所居的国土。因为凡夫恶业深重,由[[共业]]故形成污秽、[[烦恼 (佛教)|烦恼]]的报土。其所以称为“秽”,按照《[[维摩诘经]]》的说法是“此土其地高下,丘陵、坑坎、毒刺、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大地,高低起伏,充满荆棘、深坑、大山、高峰、洪沟、粪便和污秽不净。)但同时说“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ref>[梵汉佛经《维摩诘经》对照]:【鸠摩罗什译本】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 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言:“ 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菩提流支译本】编发梵志谓舍利弗言:“惟贤者莫呼是佛国以为不净。我见释迦文佛国严净,譬如彼清明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中亦有杂糅,其大陆地则有黑山、石、沙、秽恶充满。”编发答曰:”贤者以闻杂恶之意,不猗净慧,视佛国耳。当如菩萨等意清净,倚佛智慧,是以见佛国皆清净。”【玄奘译本】尔时持髻梵王语舍利子:“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为不严净。所以者何?如是佛土最极严净。”舍利子言:“大梵天王,今此佛土严净云何?”持髻梵言:“唯舍利子!譬如他化自在天宫,有无量宝功德庄严。我见世尊释迦牟尼佛土严净,有无量宝功德庄严,亦复如是。”舍利子言:“大梵天王!我见此土其地高下,丘陵、坑坎、毒刺、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持髻梵言:“唯大尊者!心有高下不严净故,谓佛智慧意乐亦尔,故见佛土为不严净。若诸菩萨于诸有情其心平等,功德严净,谓佛智慧意乐亦尔,便见佛土最极严净。”</ref>,说明秽土和净土并非绝对分别的,依佛智慧可以转秽成净,这也是[[人间净土]]的思想来源之一。 ==参考文献== [[Category:金刚经导读]] [[Category:维基百科]] [[Category:百科词条]]
返回至“
BK:佛土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BK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