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L4、LK、MAIN、QA、writer
3,127
个编辑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叫作”为“叫做”) |
|||
第1行: | 第1行: | ||
=释义= | =分别= | ||
==释义== | |||
在佛陀的三时教法中,凡夫的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叫做分别。 | 在佛陀的三时教法中,凡夫的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叫做分别。 | ||
第8行: | 第9行: | ||
♦ 分别是凡夫心迷惑、糊涂造成的,因此往往在分别的前边加上一个定语,叫做虚妄分别。 | ♦ 分别是凡夫心迷惑、糊涂造成的,因此往往在分别的前边加上一个定语,叫做虚妄分别。 | ||
=错觉= | ==错觉== | ||
要学懂佛陀三时教法,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分别。 | 要学懂佛陀三时教法,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分别。 | ||
第15行: | 第16行: | ||
本来是生了翳病的眼睛所显现的似毛的影,而非要把这个影误以为是心外毛的这个错误认识,就是错觉。 | 本来是生了翳病的眼睛所显现的似毛的影,而非要把这个影误以为是心外毛的这个错误认识,就是错觉。 | ||
=错觉与正觉= | ==错觉与正觉== | ||
* 凡夫就是错觉。 | * 凡夫就是错觉。 | ||
* 圣者就是正觉。 | * 圣者就是正觉。 | ||
* 成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 * 成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 ||
=对分别的巨大误解= | ==对分别的巨大误解== | ||
对分别的巨大误解:把分别等同于凡夫的判断了。 | 对分别的巨大误解:把分别等同于凡夫的判断了。 | ||
第26行: | 第27行: | ||
# 凡夫在凡夫境界里,对心外种种事物不做凡夫的判断,他们叫做不分别。 | # 凡夫在凡夫境界里,对心外种种事物不做凡夫的判断,他们叫做不分别。 | ||
=相关经文解析= | ==相关经文解析== | ||
=="一切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别境界"== | ==="一切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别境界"=== | ||
凡夫境界的一切的事物的根本特征,是自心的境界,但只是自心的分别境界。是错觉,是心外没事物非误以为心外有事物的错觉,导致感觉心外的事物很真实。凡夫境界的这种所谓的真实的存在,其实都是“自心分别境界”。 | 凡夫境界的一切的事物的根本特征,是自心的境界,但只是自心的分别境界。是错觉,是心外没事物非误以为心外有事物的错觉,导致感觉心外的事物很真实。凡夫境界的这种所谓的真实的存在,其实都是“自心分别境界”。 | ||
==“无有能见,亦无所见,无有能说,亦无所说”== | ===“无有能见,亦无所见,无有能说,亦无所说”=== | ||
既然是自心分别的境界,哪里有什么能见、所见,能说、所说,这个能所分离是一场错觉。 | 既然是自心分别的境界,哪里有什么能见、所见,能说、所说,这个能所分离是一场错觉。 | ||
==“见佛闻法,皆是分别,不起分别,是则能见”== | ===“见佛闻法,皆是分别,不起分别,是则能见”=== | ||
* 以为心外有佛可见,以为心外有法可听,这都是分别,因为能所分离。 | * 以为心外有佛可见,以为心外有法可听,这都是分别,因为能所分离。 | ||
* 要离分别,那样才能真正地见到佛。 | * 要离分别,那样才能真正地见到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