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三十二相”的版本间差异

楞伽经导读>Admin
(导入1个版本)
(Admin移动页面三十二相BK:三十二相,不留重定向:To-BK空间)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没有差异)

2021年1月17日 (日) 12:00的最新版本

净名百科

“身相”,鸠摩罗什译得很简单,梵文是“lakṣaṇa-sampadā”,意为“完美身体的形象”,义净法师译作“具足胜相”。什么意思?一个人在世间成佛了,或者说佛陀应化在人间所示现的色身的形象,当然不是常一不变,但有没有一个相似相续下的相对稳定的色身形象呢?这个问题《金刚经》里没讲,但是佛陀在其他经里反复讲了,应化到人间的佛、如来,有相对稳定的色身形象,这个形象叫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什么意思?

纵向判教

二时教法

横向判教

破增益

法义诠释

中国有相学,民间有人会看面相、看手相。印度也有相学,而且相当发达,印度人看相不仅仅看面相、看手相,是从头到脚看,无处不看。印度相学认为,我们人间有三十二个一等好的相,具体哪三十二个,在这里不具体列举了,大家可以查一下资料。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三十二个相不需要全有,只要有其中的三个、五个、八个,就已然是世间绝顶尊贵的人了。如来在其他经里讲课,说应化到人间的佛,相对稳定的色身形象什么样?他老人家这三十二个相全都具有。除了三十二个一等好的相之外,还有八十个二等好的相,印度人叫“八十种好”或“八十随好”。具体哪八十个,大家自己可以查一下资料。八十个二等好的相虽然是二等好,也相当的好,一个人不需要八十个全有,有其中的十个、十二个、十五个,就已然是世间相当尊贵的人了。释迦牟尼在其他经里讲,应化到人间的佛,不仅三十二个相全有,八十个相也全有。所以我们经常赞叹佛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为什么应化到人间的佛会是这样呢?印度人认为,我们的身相,身体的形象,这个色身的形象,是我们往昔多生累劫死了再来、死了再来,生生死死的相似相续过程中所修行的福德的显现。一个人修行的福德越好,他所显现的这一生的身体形象就越好。所以印度人对一个人相貌长得好,是非常不吝赞美之词的,当印度人赞美你长得真好,长得真漂亮,其实就是在赞美你很有福德。可是要知道,成佛是两样东西的圆满具足,哪两样东西?就是福德与智慧的圆满。佛陀是一个福德圆满者,因此他这一生所感得的身体、色身的形象,就一定是圆满的,具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而我们一般的普通人,福德不圆满,因此感得的色身形象,肯定也是有缺陷的,而佛陀是圆满的,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① 三十二相,可参《大智度论》卷四、《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三相经》《大般若波罗蜜经》卷五七三等。

② 八十种好,可参《佛本行集经》卷九、《大智度论》卷二九、《增一阿含经》卷四六等。

维基百科

三十二相(mahā-puruṣa lakṣaṇa),又叫丈夫相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佛教术语,是转轮圣王的身体所具足之三十二种外貌特征。和八十种好合称“庄严相好”。

概述

三十二相源自古印度,传说统一四海的转轮圣王拥有这些面貌和身体特征,而且头上旋转著金轮(法轮)。释迦牟尼佛初生时,便已具有转轮圣王的德相,婆罗门仙人预言他要么成为转轮圣王,要么出家成就最上佛果。

大乘佛教认为,佛陀的三十二相,是一种示现[1],也是在因地为菩萨修行时积累福德所获的果,体现了佛陀的内德。譬如,不妄语、两舌、恶口,多实语、爱语,故得广长舌、齿多且好相。再譬如,悉达多成佛释迦牟尼佛后,头顶长出肉髻,是佛陀独有的特征。

分述

中阿含经·三十二相经》:
  1. 大人足安平立。
  2. 大人足下生轮。轮有千辐。一切具足。
  3. 大人足指纤长。
  4. 大人足周正直。
  5. 大人足跟踝后两边平满。
  6. 大人足两踝佣。
  7. 大人身毛上向。
  8. 大人手足网缦。犹如鴈王。
  9. 大人手足极妙柔弱软敷。犹兜罗华。
  10. 大人肌皮软细。尘水不著。
  11. 大人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孔一毛生。色若绀青。如螺右旋。
  12. 大人鹿[蹲-酋+(十/田/ㄙ)]肠。犹如鹿王。
  13. 大人阴马藏。犹良马王。
  14. 大人身形圆好。犹如尼拘类树。上下圆相称。
  15. 大人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申手以摩其膝。
  16. 大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
  17. 大人身七处满。七处满者。两手.两足.两肩及颈。
  18. 大人其上身大。犹如师子。
  19. 大人师子颊车。
  20. 大人脊背平直。
  21. 大人两肩上连。通颈平满。
  22. 大人四十齿牙。
  23. 平齿。
  24. 不踈齿。
  25. 白齿。
  26. 通味第一味。
  27. 大人梵音可爱。其声犹如加罗毘伽。
  28. 大人广长舌。广长舌者。舌从口出遍覆其面。
  29. 大人承泪处满。犹如牛王。
  30. 大人眼色绀青。
  31. 大人顶有肉髻。团圆相称。发螺右旋。
  32. 大人眉间生毛。洁白右萦。
长阿含经·大本经》:
  1. 足安平。足下平满。蹈地安隐。
  2. 足下相轮。千辐成就。光光相照。
  3. 手足网缦。犹如鹅王。
  4. 手足柔软。犹如天衣。
  5. 手足指纤。长无能及者。
  6. 足跟充满。观视无厌。
  7. 鹿膊肠。上下佣直。
  8. 钩鎻骨。骨节相钩。犹如鎻连。
  9. 阴马藏。
  10. 平立垂手过膝。
  11. 一一孔一毛生。其毛右旋。绀琉璃色。
  12. 毛生右旋。绀色仰靡。
  13. 身黄金色。
  14. 皮肤细软。不受尘秽。
  15. 两肩齐亭。充满圆好。
  16. 胸有字。
  17. 身长倍人。
  18. 七处平满。
  19. 身长广等。如尼拘卢树。
  20. 颊车如师子。
  21. 胸膺方整如师子。
  22. 口四十齿。
  23. 方整齐平。
  24. 齿密无间。
  25. 齿白鲜明。
  26. 咽喉清净。所食众味。无不称适。
  27. 广长舌。左右舐耳。
  28. 梵音清彻。
  29. 眼绀青色。
  30. 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
  31. 眉间白毫柔软细泽。引长一寻。放则右旋螺如真珠。
  32. 顶有肉髻

参见

注释

  1.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如来亦尔于阎浮提或现初生或现涅槃。现始生时犹如初月一切皆谓童子初生。行于七步如二日月。或复示现入于书堂如三日月。示现出家如八日月。放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无量众生魔众。如十五日盛满之月。或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严而现涅槃喻如月蚀。如是众生所见不同。或见半月或见满月或见月蚀。而此月性实无增减蚀啖之者常是满月。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是故名为常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