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97/内容提要”的版本间差异

第5行: 第5行:
=== 1、大慧!譬如画像无高无下,愚夫妄见作高下想。未来外道亦复如是,恶见熏习,妄心增长,执一异等,自坏坏他,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为无。此谤因果,拔善根本,应知此人分别有无,起自他见,当堕地狱。欲求胜法,宜速远离。 ===
=== 1、大慧!譬如画像无高无下,愚夫妄见作高下想。未来外道亦复如是,恶见熏习,妄心增长,执一异等,自坏坏他,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为无。此谤因果,拔善根本,应知此人分别有无,起自他见,当堕地狱。欲求胜法,宜速远离。 ===


1.1、第四个比喻——“画”。佛陀说,大慧,画师所画的画中并没有高低,而人们却看出了高低。其实,这些高低不同的事物并不存在。
1.1、第四个比喻——'''“画”'''。佛陀说,大慧,画师所画的画中并没有高低,而人们却看出了高低。其实,这些高低不同的事物并不存在。


1.2、佛陀说,同样地,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人,以外道邪见习气而增长虚妄分别。因此,执著一异、俱不俱等四句,从而既毁坏自己,也败坏他人。
1.2、佛陀说,同样地,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人,以外道邪见习气而增长虚妄分别。因此,执著一异、俱不俱等四句,从而既毁坏自己,也败坏他人。


1.3、 “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为无”。这里的“亦说为无”的“无”梵文是nāstika,意思是“执空者”、“执无者”。
1.3、 '''“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为无”'''。这里的“亦说为无”的“无”梵文是nāstika,意思是“执空者”、“执无者”。


整句经文的梵文是sadasatpakṣaviviktānutpādavādino nāstikā iti vakṣyanti。
整句经文的梵文是sadasatpakṣaviviktānutpādavādino nāstikā iti vakṣyanti。


结合前面经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在未来的道路上,那些执四句、自坏坏他者,反而将远离了“有无”二边而宣说无生法义的人,称为顽空者、断灭者。
结合前面经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在未来的道路上,那些执四句、自坏坏他者,反而将远离了“有无”二边而宣说无生法义的人,称为顽空者、断灭者。
 
'''
这句经文极其重要!这就是如今佛教界现状的标准写照,佛陀的预见性是不可思议的。
'''这句经文极其重要!这就是如今佛教界现状的标准写照,佛陀的预见性是不可思议的。'''


1.3.1、深度末法时期,宣讲佛陀大乘无生法义,须具备以下条件:
1.3.1、深度末法时期,宣讲佛陀大乘无生法义,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27行: 第27行:
1.4、佛陀说,那些把凡夫境界从来“无生”的法义,当做顽空见、断灭见批判的人,他们诽谤了因果。
1.4、佛陀说,那些把凡夫境界从来“无生”的法义,当做顽空见、断灭见批判的人,他们诽谤了因果。


1.4.1、那些说别人顽空、断灭,貌似是在维护因果,殊不知他们维护的世俗因果是假因果。而维护假因果的后果,就是昧于真因果;就是不能认同、不能接受胜义因果。因此,就诽谤了因果。
1.4.1、'''那些说别人顽空、断灭,貌似是在维护因果,殊不知他们维护的世俗因果是假因果。而维护假因果的后果,就是昧于真因果;就是不能认同、不能接受胜义因果。因此,就诽谤了因果。'''


1.5、佛陀说,那些把无生法义当作顽空见、断灭见批判的人,他们由于邪见,从而拔除了清净的善根因。
1.5、佛陀说,那些把无生法义当作顽空见、断灭见批判的人,他们由于邪见,从而拔除了清净的善根因。
BK、BW、FW、JC、JM、L2、L4、LF、LK、MAIN、QA、V0、VF、ZY、行政员用户查核员评论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监督员管理员、writer
21,00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