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楞伽经导读007 <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小 (导入1个版本) |
楞伽经教材>Admin (→判断题) |
||
第37行: | 第37行: | ||
{在《楞伽经》的经文中,“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梵文是( ),表示精神活动。 | {在《楞伽经》的经文中,“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梵文是( ),表示精神活动。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 hṛdaya | -hṛdaya | ||
-kṛ | -kṛ | ||
-gocara | -gocara | ||
第62行: | 第62行: | ||
+大菩萨在度化众生时游刃有余的状态 | +大菩萨在度化众生时游刃有余的状态 | ||
-大菩萨沉迷游戏中 | -大菩萨沉迷游戏中 | ||
{众生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法华经》中的哪一品?( ) | {众生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法华经》中的哪一品?( ) | ||
第105行: | 第77行: | ||
+十地 | +十地 | ||
{ | {在楞伽经导读课程中,初地菩萨到成佛,修道位菩萨修行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三个阶段 | -三个阶段 | ||
第112行: | 第84行: | ||
+十二个阶段 | +十二个阶段 | ||
{ | {十地菩萨们“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菩萨为什么从佛国净土来到我们娑婆世界?(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给凡夫示现听佛说法,示现闻法要无厌足 | +给凡夫示现听佛说法,示现闻法要无厌足 | ||
第128行: | 第100行: | ||
{“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意思是说( )。 | {“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意思是说( )。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 | -大慧菩萨坐在佛的对面、前排就座 | ||
+大慧菩萨是这部《楞伽经》的当机菩萨 | +大慧菩萨是这部《楞伽经》的当机菩萨 | ||
-大慧菩萨喝酒喝多了,上头了 | -大慧菩萨喝酒喝多了,上头了 | ||
-大慧是凡夫位菩萨 | -大慧是凡夫位菩萨 | ||
{对“识”的划分,为什么会有八个识、三个识、两个识,一个识,这么多种划分方法?( ) | {对“识”的划分,为什么会有八个识、三个识、两个识,一个识,这么多种划分方法?( ) |
2020年12月4日 (五) 10:58的版本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07
一、填空题
1、净名精舍依止《解深密经》中,由胜义生菩萨说,但得到了佛陀印可的纵向判教,分别是( )、( )、( )。
2、三时教法的纲领当中的三自性,指的是( )、( )、( )。
3、“境界自心( )”,就是凡夫所感知到的种种事物,无非是凡夫心的显现而已。境界既然是凡夫心的显现,就说明它们不是心外的某种真实的存在。
4、佛陀说法主要是两件事。破增益和补损减,对于我们凡夫来说,( )是重头戏。
5、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citta这个梵文词一般表示(); hṛdaya它的本意是心脏,引申义是指一种理论的()。请用导读课的词汇回答。
6、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楞伽经》的这个经文“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的“心”对应的就是()。请用梵文词回答(ṛ可以用r代替)。
7、佛陀有一次在楞伽城要说法了,到会的有出家的比丘,还有很多在家的大菩萨,大菩萨都通达了(),(),(),(),()。他们都善知()这个法义。请用导读课中的概念回答。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