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87/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讨论 | 贡献
第60行: 第60行:
|type="[]" coef="2"}
|type="[]" coef="2"}
+A、这是第三种增益,没有因而增益因。这里的“因”,梵文是hetu,基本意思是原因,在这里特指“最初始的原因”。
+A、这是第三种增益,没有因而增益因。这里的“因”,梵文是hetu,基本意思是原因,在这里特指“最初始的原因”。
+B、就是有一种外道,认为存在着一个凡夫最初心识生起前的状态,实叉难陀译为初识前,这个初识前无因而生,但它却成为之后生起凡夫心识的最初始的原因。
+B、有一种外道认为,存在着一个凡夫最初心识生起前的状态,实叉难陀译为初识前,这个初识前无因而生,但它却成为之后生起凡夫心识的最初始的原因。
+C、进一步,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无生如幻,但是在初识前这个最初始因的推动下,以眼根为“因缘”,以凡夫以为的心外事物的色法为“所缘缘”,以光照为“增上缘”,以前后念的相续为“等无间缘”,结果眼识生起了。
+C、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无生如幻,但是外道认为在“初识前”这个最初始因的推动下,以眼根为“因缘”,以凡夫以为的心外事物的色法为“所缘缘”,以光照为“增上缘”,以前后念的相续为“等无间缘”,结果眼识生起了。
+D、这因缘、所缘缘、增上缘和等无间缘,是外道认为眼识生起的因,这也是没有因而增益的因。
+D、这因缘、所缘缘、增上缘和等无间缘,是外道认为眼识生起的因,这也是没有因而增益的因。
||这是第三种增益,没有因而增益因。这里的“因”,梵文是hetu,基本的意思是原因,在这里特指“最初始的原因”。就是有一种外道,认为存在着一个凡夫最初心识生起前的状态,梵文叫做prāgvijñāna,实叉难陀译为“初识前”,而这个“初识前”无因而生,但它却成为之后生起凡夫心识的最初始的原因。这个最初始的原因,就是没有因而增益的因。进一步,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无生如幻,但是在初识前,这个最初始因的推动下,以眼根为“因缘”,以凡夫以为的心外事物的色法为“所缘缘”,以光照为“增上缘”,以前后念的相续为“等无间缘”,结果眼识生起了。凡夫因此就坚定不移地自认为看见了眼睛之外的种种事物的存在,看见了这些事物的产生而后又消亡。这因缘、所缘缘、增上缘和等无间缘,是外道认为眼识生起的因,这也是没有因而增益的因。
||这是第三种增益,没有因而增益因。这里的“因”,梵文是hetu,基本的意思是原因,在这里特指“最初始的原因”。就是有一种外道,认为存在着一个凡夫最初心识生起前的状态,梵文叫做prāgvijñāna,实叉难陀译为“初识前”,而这个“初识前”无因而生,但它却成为之后生起凡夫心识的最初始的原因。这个最初始的原因,就是没有因而增益的因。进一步,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无生如幻,但是在初识前,这个最初始因的推动下,以眼根为“因缘”,以凡夫以为的心外事物的色法为“所缘缘”,以光照为“增上缘”,以前后念的相续为“等无间缘”,结果眼识生起了。凡夫因此就坚定不移地自认为看见了眼睛之外的种种事物的存在,看见了这些事物的产生而后又消亡。这因缘、所缘缘、增上缘和等无间缘,是外道认为眼识生起的因,这也是没有因而增益的因。
第93行: 第93行:
-A、增益和损减都是由于凡愚了知唯自心现而起的分别。
-A、增益和损减都是由于凡愚了知唯自心现而起的分别。
+B、增益和损减都是由于凡愚不知唯自心现而起的分别。
+B、增益和损减都是由于凡愚不知唯自心现而起的分别。
-C、见道的圣者只要破了增益,就无需补损减,远离这两种邪见了。
-C、见道的圣者已经破了增益,就无需补损减,就已经远离这两种邪见了。
+D、见道的圣者了知“唯自心现”而不起分别,因此应该远离增益和损减这两种邪见。
+D、见道的圣者了知“唯自心现”而不起分别,因此应该远离增益和损减这两种邪见。
||佛陀说,大慧呀,增益和损减都是由于凡愚不知“唯自心现”而起的分别。由于见道的圣者了知“唯自心现”而不起分别,因此应该远离增益和损减这两种邪见。
||佛陀说,大慧呀,增益和损减都是由于凡愚不知“唯自心现”而起的分别。由于见道的圣者了知“唯自心现”而不起分别,因此应该远离增益和损减这两种邪见。
BK、BW、FW、JC、JM、L2、L4、LF、LK、MAIN、QA、V0、VF、ZY、行政员用户查核员评论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监督员管理员、writer
4,76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