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自测

来自楞伽经导读
< 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
讨论 | 贡献2021年2月20日 (六) 20:01的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叫作”为“叫做”)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

在线测试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 多选题(口字选项)每题2分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是在( )上、在空上行布施。

A、世俗谛
B、胜义谛
C、苦谛
D、灭谛

2 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见众生有苦难,必须得帮。这个必须得帮的心,就叫做( )菩提心。

A、胜义谛
B、世俗谛
C、真谛
D、假谛

3 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出手帮助一个苦难众生的时候,观在空性上帮,帮了还得当没帮;这个帮了还得当没帮的心,就叫做( )菩提心。

A、胜义谛
B、世俗谛
C、真谛
D、假谛

4 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见众生有苦难,他必须生起帮的心,这个心是( )的驱使,帮的过程增长着福德。

A、贪心
B、悲心
C、嗔心
D、痴心

5 在( )的统摄下去布施,这就是出世间法的布施,无漏的布施,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

A、持戒
B、忍辱
C、般若
D、禅定
E、精进

6 大乘佛法修行,对于我们凡夫来讲,就是胜义谛菩提心与世俗谛菩提心的( )。

A、分离
B、不二
C、分散
D、分布

7 佛陀给我们指引的修行法门,就是“( )双运,( )双修”。

A、悲智,福慧
B、福德,悲智
C、福慧
D、圣智

8 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是在胜义谛上、在空上行布施的时候,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因此就不用布施了。( )

正确
错误

9 “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有人说这重境界太高了,凡夫做不到。( )

正确
错误

10 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是在禅定的统摄下进行的布施。( )

正确
错误

11 大乘佛法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觉的过程,就是觉的心不断地生起与修为的过程。这个觉得心,大乘佛法里叫出离心。( )

正确
错误

12 当把般若调动起来以后,我们就能够做到帮了众生还可以当没帮,在空上帮众生,淡化、消融我们心中的我,佛陀说你一定能做到。( )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