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无常
两重无常,净名术语,梵文不详,指生灭无常和无生无常。生灭无常,包括生住异灭的无常,和当生即灭的无常。在二时教法里,生灭无常只是无常的方便说,无常的究竟说是无生无常。以无生法义讲无常,无常的究竟法义就是无生,叫“常无故无常”,这才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法门。[1]
一、生灭无常
小乘佛法讲“无常”是“生住异灭”,就是一个事物它产生了,产生之后,它这个事物会保存、保持一段稳定的状态,这就叫“住”,但是,这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不可能永远保持的,它要“异”,“异”就是“变化”,它要向灭亡的方向转化,叫“异”,而通过“异”的过程最终一定是“灭”,“灭”就是死亡。所以,小乘讲“无常”,讲的是“生住异灭”的“无常”,是说一个生了的事物它必定得“灭”,今天不“灭”明天“灭”,明天不“灭”后天“灭”,说后天还没“灭”它不定哪天就得“灭”,不可能不“灭”。[2]
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讲“无常”,就不是“生住异灭”的“无常”,是“当生即灭”的“无常”。不是生出来可以安住一段时间,然后不断地转化,最终它一定得“灭”,而是说,生了就灭,“生”的那一时刻就是“灭”的那一时刻,“当生即灭”,这是佛陀“二时教法”前两重“二谛”所讲的“无常”,叫做“当生即灭”的“无常”。[3]
不管是小乘法讲的“生住异灭”的“无常”,还是佛陀 “二时教法”前两重“二谛”讲的“当生即灭”的“无常”,这两重“无常”有个共同的特点,这两个层次说“无常”,都是一个事物生了而又灭了,即便是佛陀“二时教法”前两重“二谛”讲了“当生就灭” 了,它当生就灭,它毕竟还是生了,所以这两个层次讲“无常”,叫“生灭无常”。[4]
二、无生无常
“生灭无常”不是大乘佛法所要讲的“无常”,如果只讲到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大乘佛法的门儿还没入呢。那大乘佛法讲的“无常”是什么?是“无生无常”。凡夫境界是“无常”的,为什么是“无常”?因为它压根儿就没产生,所以就无所谓“常”,无生无常。所以在《般若经》里边叫做“常无故无常”。常无,就是把“无常”两个字翻过来写,“常无”。什么是“常无”?它根本上就是没有,它根本就没有,所以说它“无常”。所以“常无故无常”是大乘佛法的“无常”,是佛陀“二时教法”第三重“二谛”跟第四重“二谛”所要讲的“无常”。[5]
参见:生灭无常、无生无常
词条编写人员 第二版:周二组(般若)
资料汇总:
注释
- ↑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27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 ↑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17.07[2021.08.20]:038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 ↑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17.07[2021.08.20]:038讲.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 ↑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17.07[2021.08.20]:038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
- ↑ 于晓非.于晓非《金刚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17.07[2021.08.20]:038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689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