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2
个编辑
(创建页面,内容为“三身,佛教术语,梵文 trikāyā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指佛的三种身,法身、报身、化身,其实并不是说佛有三种,而是这三种身是随修行者的不同根性、不同境界的显现。 大乘佛教认为佛具三种身,应身(变化身,梵文nirmānakāya)、报身(受用身,梵文sambhogakāya)和法身(自性身,梵文dharmakāya)。应身也称为化身,化身和报身也称为法…”) |
|||
第1行: | 第1行: | ||
佛三身,佛教术语,梵文 trikāyā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指佛的三种身,法身、报身、化身,其实并不是说佛有三种,而是这三种身是随修行者的不同根性、不同境界的显现。 | |||
大乘佛教认为佛具三种身,应身(变化身,梵文nirmānakāya)、报身(受用身,梵文sambhogakāya)和法身(自性身,梵文dharmakāya)。应身也称为化身,化身和报身也称为法性所流佛、等流佛,法身也称为法性佛。报身佛和化身佛,也就是等流佛,是为度众生而建立佛法的言说相。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报佛和化佛“等流”而宣说佛法——这里的等流是形容佛陀说的法,是从自内证的智慧境界,无造作的,像一股清泉般的自然流淌出来,滋润众生。而法身佛是无言之教,不说而说。《楞伽经》中说,“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证智所行,离心自性相”,法性佛远离心自性相,而建立自内证圣智所行。“离心自性相”就是远离自心所现分别相,就是破增益;“建立自证圣智所行”是亲证,是亲证圣者真实境界,就是补损减。 | 大乘佛教认为佛具三种身,应身(变化身,梵文nirmānakāya)、报身(受用身,梵文sambhogakāya)和法身(自性身,梵文dharmakāya)。应身也称为化身,化身和报身也称为法性所流佛、等流佛,法身也称为法性佛。报身佛和化身佛,也就是等流佛,是为度众生而建立佛法的言说相。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报佛和化佛“等流”而宣说佛法——这里的等流是形容佛陀说的法,是从自内证的智慧境界,无造作的,像一股清泉般的自然流淌出来,滋润众生。而法身佛是无言之教,不说而说。《楞伽经》中说,“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证智所行,离心自性相”,法性佛远离心自性相,而建立自内证圣智所行。“离心自性相”就是远离自心所现分别相,就是破增益;“建立自证圣智所行”是亲证,是亲证圣者真实境界,就是补损减。 |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