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的版本间差异

删除152字节 、 2021年11月18日 (四) 14:02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调整分类)
第1行: 第1行:
==释义==
==释义==
<onlyinclude>如来,佛教术语,如来以不分别的智行于无相,如来以不分别的智为本性,如来以不分别的智为身体,如来没有能分别,没有所分别。从究竟处讲,佛陀超越分别与无分别。
<onlyinclude>如来,佛教术语,梵文待查,是对佛的另外一种称呼。<ref>于晓非.解构凡夫的“真实”世界:《金刚经》导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20:130. </ref>
 
《楞伽经》经文“以无相智说名如来,是故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不可分别,不可以所分别,不可以我、人、众生相分别。”
 
如来以不分别的智行于无相,这里的相是nimitta,无相指“无外相”。如来以不分别的智为本性、为身体,如来没有能分别、所分别,如来不思量我、人、众生的相。
 
“何故不能分别?以意识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离能分别,亦离所分别”
 
如来无分别,因为分别是以意识所缘色、相形貌等外境为因而生起。意识是凡夫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如来早已转染成净,证得自心显现、心外无境,所以没有意识,更没有所缘外境。因此,从究竟处讲,如来超越分别与无分别。<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40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onlyinclude>


《楞伽经》经文“以无相智说名如来,是故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不可分别,不可以所分别”,如来就是以不分别的智行于无相,这里的相是nimitta,所以无相就是无外相。如来以不分别的智为本性,如来以不分别的智为身体,如来没有能分别,没有所分别。《楞伽经》经文,“不可以我、人、众生相分别”,如来不分别,如来就不思量我、人、众生的相。《楞伽经》经文,“何故不能分别?以意识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离能分别,亦离所分别”,为什么如来无分别?因为分别是以意识所缘色、相形貌等外境为因而生起。意识是凡夫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所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佛陀早已转染成净,没有意识。佛陀更没有所缘外境,因为早已证得自心显现心外无境。因此从究竟处讲,佛陀超越分别与无分别。
<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40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onlyinclude>
==注释==
==注释==
<references/>
<references/>
<noinclude>
<noinclude>
[[Category:如来]]
[[Category:楞伽经导读词汇]]
[[Category:楞伽经导读词汇]]
</noinclude>
</no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