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删除419字节 、 2022年1月6日 (四) 22:41
导入1个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释义 ==
== 释义 ==
<onlyinclude>
<onlyinclude>
境界,佛教术语,梵文gocara或viṣaya,gocara这个词,实叉难陀译作境界,{<s>其他</s>}有的翻译家译作“行处”,行处就是行走到的地方。{<s>那么,谁行走到的地方呢?是心行走到的地方。所以,</s>}这个境界、这个行处是心的行处。说的通俗点,就是心的所到之处。{<s>所以大家要知道,</s>}在《楞伽经》当中讲心,它分凡夫心与圣者心。凡夫的心的行处、他的境界,就是凡夫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s>那圣者的心的行处是什么?那么在后边的经文中,佛陀告诉我们,</s>}圣者的心的行处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
境界,佛教术语,梵文gocara或viṣaya,gocara这个词,实叉难陀译作境界,有的翻译家译作“行处”,行处就是行走到的地方。这个境界、这个行处是心的行处。说的通俗点,就是心的所到之处。在《楞伽经》当中讲心,它分凡夫心与圣者心。凡夫的心的行处、他的境界,就是凡夫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圣者的心的行处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
<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05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05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viṣaya,实叉难陀还翻译成境界,{<s>“境界”,虽然实叉难陀还翻译成境界,但是它对应的梵文不是gocara,对应的梵文是viṣaya。因此在这里,</s>}虽然实叉难陀译作境界,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其他的翻译家更喜欢把viṣaya这个词翻译成“外境”,指我们凡夫以为的心外的存在的事物。比如说桌椅板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10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viṣaya,实叉难陀还翻译成境界,虽然实叉难陀译作境界,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其他的翻译家更喜欢把viṣaya这个词翻译成“外境”,指我们凡夫以为的心外的存在的事物。比如说桌椅板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10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gocara跟viṣaya的区别,{<s>有什么区别?前面我们讲过</s>}gocara既表示凡夫心的行处,也表示圣者心的行处,但是viṣaya这个词在没有特别的定语修饰的情况下,它只表示凡夫心的行处,它只表示凡夫心所缘的境界。<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10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gocara跟viṣaya的区别,gocara既表示凡夫心的行处,也表示圣者心的行处,但是viṣaya这个词在没有特别的定语修饰的情况下,它只表示凡夫心的行处,它只表示凡夫心所缘的境界。<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10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 </ref>
</onlyinclude>
</onlyinclude>
==注释==
==注释==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