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派的判教来源与商榷——以《无尽慧经》为中心”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
第4行: 第4行:
'''善勇猛,金刚杵'''
'''善勇猛,金刚杵'''


'''摘要:'''格鲁派创教人宗喀巴大师依据藏译《无尽慧经》<ref>藏译《无尽慧经》/汉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9 (CBETA 2021.Q3, T13, no. 397, p. 205b10-24)</ref><ref>汉译本为《无尽意菩萨经》,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s/%E6%97%A0%E5%B0%BD%E6%84%8F%E8%8F%A9%E8%90%A8%E7%BB%8F</ref>的解读,提出辨别佛经了义与不了义的标准。宗喀巴大师认为,诠释胜义的佛法为了义经典,诠释世俗的佛法为不了义经典,并将胜义等同于空性。他以是否宣说空性作为判别一部经典是否了义的标准。基于上述判教理论,他认为二时教法宣说空性,为了义契经,三时教法的唯识只空境界不空心识,为不了义契经。根据《解深密经》释迦牟尼自己的判教标准,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在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时,在解构凡夫境界的彻底性上没有丝毫不同。相反,二时教法立足于凡夫境界,以空性来表真如、表实相,属于遮诠表法;三时教法则是立足于圣者境界,直陈圣者证悟的真实和真实性,从这一点来说,三时比二时更了义。
'''摘要:'''格鲁派创教人宗喀巴大师依据藏译《无尽慧经》的解读,提出辨别佛经了义与不了义的标准。宗喀巴大师认为,诠释胜义的佛法为了义经典,诠释世俗的佛法为不了义经典,并将胜义等同于空性。他以是否宣说空性作为判别一部经典是否了义的标准。基于上述判教理论,他认为二时教法宣说空性,为了义契经,三时教法的唯识只空境界不空心识,为不了义契经。根据《解深密经》释迦牟尼自己的判教标准,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在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时,在解构凡夫境界的彻底性上没有丝毫不同。相反,二时教法立足于凡夫境界,以空性来表真如、表实相,属于遮诠表法;三时教法则是立足于圣者境界,直陈圣者证悟的真实和真实性,从这一点来说,三时比二时更了义。


'''关键词:'''[[格鲁派]](dgelugspa),[[二时教法]],[[三时教法]],[[世俗]],[[胜义]],[[空性]],[[唯识]],[[遮诠]],[[直陈]],[[了义]]
'''关键词:'''[[格鲁派]](dgelugspa),[[二时教法]],[[三时教法]],[[世俗]],[[胜义]],[[空性]],[[唯识]],[[遮诠]],[[直陈]],[[了义]]
第11行: 第11行:


中国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洛桑札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格鲁派又称为新噶当派。格鲁派的法脉源于印度佛教二时教法中观派高僧,宗喀巴推崇月称的《入中论》和阿底峡的《菩提道炬论》为格鲁派教法的主要教理依据。1409年,宗喀巴在大昭寺举办祈愿大法会,其宗教威望和社会地位迅速提升。同年,宗喀巴在拉萨汪古尔山上创建甘丹寺,以该寺为中心建立了格鲁派。1416年,宗喀巴命弟子绛央却杰·扎西班丹(1379~1449)在拉萨西郊修建哲蚌寺。1418年,宗喀巴弟子强钦却杰·释迦益西在拉萨北郊修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并称“拉萨三大寺”。拉萨三大寺的建立,奠定了格鲁派的基础。近现代以来,格鲁派陆续反传入印度,建立了众多的格鲁派寺院,并在印度南部仿造了拉萨三大寺,寺僧众多。<ref>中印联合编审委员会,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中文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ref> <ref>周成英,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J]. 五台山研究, 2003</ref>
中国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洛桑札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格鲁派又称为新噶当派。格鲁派的法脉源于印度佛教二时教法中观派高僧,宗喀巴推崇月称的《入中论》和阿底峡的《菩提道炬论》为格鲁派教法的主要教理依据。1409年,宗喀巴在大昭寺举办祈愿大法会,其宗教威望和社会地位迅速提升。同年,宗喀巴在拉萨汪古尔山上创建甘丹寺,以该寺为中心建立了格鲁派。1416年,宗喀巴命弟子绛央却杰·扎西班丹(1379~1449)在拉萨西郊修建哲蚌寺。1418年,宗喀巴弟子强钦却杰·释迦益西在拉萨北郊修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并称“拉萨三大寺”。拉萨三大寺的建立,奠定了格鲁派的基础。近现代以来,格鲁派陆续反传入印度,建立了众多的格鲁派寺院,并在印度南部仿造了拉萨三大寺,寺僧众多。<ref>中印联合编审委员会,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中文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ref> <ref>周成英,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J]. 五台山研究, 2003</ref>


二、宗喀巴大师的判教观
二、宗喀巴大师的判教观


宗喀巴大师引用藏译《无尽慧经》,以问答形式阐明了辨别了义与不了义经典的标准<ref>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ref>。问曰:“若由显示世俗成不了义,显示世俗其理云何?又由显示胜义而成了义,显示胜义复云何显?即彼经中明显宣说。如彼经云:‘若有由其种种名言,宣说有我、有情、命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于无我中显似有我,此等名为不了义经。若有显示空性、无相、无愿、无作、无生、不生、无有情、无命者、无补特伽罗,及无我等诸解脱门,此等是名了义契经。’” <ref>藏译《无尽慧经》/汉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9 (CBETA 2021.Q3, T13, no. 397, p. 205b10-24)</ref>宗喀巴大师将藏译《无尽慧经》做如下解读:“何等名为了义契经,何等名为不了义经?若有安立显示世俗,此等即名不了义经。若有安立显示胜义,此等即名了义契经。若有显示种种字句,此等即名不了义经,若有显示甚深难见难可通达,此等是名了义契经。” <ref>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ref>宗喀巴大师认为,诠释胜义的佛法为了义经典,诠释世俗的佛法为不了义经典:
宗喀巴大师引用藏译《无尽慧经》<ref>藏译《无尽慧经》/汉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9 (CBETA 2021.Q3, T13, no. 397, p. 205b10-24)</ref><ref>汉译本为《无尽意菩萨经》,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s/%E6%97%A0%E5%B0%BD%E6%84%8F%E8%8F%A9%E8%90%A8%E7%BB%8F</ref>,以问答形式阐明了辨别了义与不了义经典的标准<ref>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ref>。问曰:“若由显示世俗成不了义,显示世俗其理云何?又由显示胜义而成了义,显示胜义复云何显?即彼经中明显宣说。如彼经云:‘若有由其种种名言,宣说有我、有情、命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于无我中显似有我,此等名为不了义经。若有显示空性、无相、无愿、无作、无生、不生、无有情、无命者、无补特伽罗,及无我等诸解脱门,此等是名了义契经。’” <ref>藏译《无尽慧经》/汉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9 (CBETA 2021.Q3, T13, no. 397, p. 205b10-24)</ref>宗喀巴大师将藏译《无尽慧经》做如下解读:“何等名为了义契经,何等名为不了义经?若有安立显示世俗,此等即名不了义经。若有安立显示胜义,此等即名了义契经。若有显示种种字句,此等即名不了义经,若有显示甚深难见难可通达,此等是名了义契经。” <ref>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ref>宗喀巴大师认为,诠释胜义的佛法为了义经典,诠释世俗的佛法为不了义经典:


(一)  “世俗”
(一)  “世俗”
第87行: 第86行:
以上是《楞伽经》导读中三时教法比二时教法了义的7点理由,供读者参考。
以上是《楞伽经》导读中三时教法比二时教法了义的7点理由,供读者参考。


综上,格鲁派宗喀巴大师依照个人对藏译《无尽慧经》的理解而得出的二时了义、三时不了义值得商榷。藏译《无尽慧经》和《解深密经》这两部经典的判教理论完全相符且都指向了直陈真实的三时教法是了义契经。
五、总结
 
格鲁派宗喀巴大师依照个人对藏译《无尽慧经》的理解而得出的二时了义、三时不了义值得商榷。藏译《无尽慧经》和《解深密经》这两部经典的判教理论完全相符且都指向了直陈真实的三时教法是了义契经。


所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笔者学识浅薄,文笔拙笨,上述观点是基于学习宗喀巴大师的判教理论和学习于晓非老师的《楞伽经》导读课程之后所得出的个人观点,定会有纰漏甚至谬误之处。笔者不揣浅陋,略陈一得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所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笔者学识浅薄,文笔拙笨,上述观点是基于学习宗喀巴大师的判教理论和学习于晓非老师的《楞伽经》导读课程之后所得出的个人观点,定会有纰漏甚至谬误之处。笔者不揣浅陋,略陈一得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导航菜单